陈默补充道:“我可以用追踪粉改良数据记录符,每枚丹药都带有独一无二的标记,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生产信息,既防伪又能收集反馈。” 他展示着特制的符纸,接触丹药后会浮现出详细的参数二维码,“这样还能建立口碑体系,优质丹药自然能卖出好价钱。”
白须长老虽然仍有疑虑,但看到众人都点头赞同,也只能哼了一声:“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林霄却主动邀请他:“长老经验丰富,正好请您担任工艺顾问,把关标准化流程中的古法细节。” 这番话给足了台阶,让长老脸色缓和不少。
接下来的讨论更加热烈,林霄团队与商会高层逐一敲定实施细节:周明远负责协调资金和场地,三天内腾出西跨院作为质检工坊;石磊带人前往万药谷洽谈直供协议,带回第一批标准灵草;林小婉指导工匠改造丹炉,嵌入恒温控火阵;陈默设计数据记录符和扫码系统;楚离和赵虎则负责安全保卫,确保改革期间不出乱子。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林霄看向周明远,“需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严格执行标准的丹师给予提成奖励,对屡次违规的进行培训或调离岗位。” 他强调,“标准化不是一刀切,而是在统一基础上鼓励创新,比如丹师可以在标准流程外添加个人心得,但核心参数必须达标。”
周明远立刻叫来账房先生:“按林小友说的,重新制定薪酬体系,把药材利用率和丹药合格率纳入考核。” 他看向林霄的眼神充满欣赏,“没想到林小友不仅炼丹厉害,管理也有一套,真是年轻有为。”
当天下午,星辰商会就挂出了公告,宣布启动丹药标准化改革,邀请林霄团队担任技术指导。消息一出,整个望霞城都炸开了锅,药铺老板们纷纷跑来打探消息,丹师们则分成两派,保守派指责商会抛弃古法,革新派却跃跃欲试,想看看新方法究竟效果如何。
林霄没有理会外界的议论,带着团队在西跨院忙碌起来。石磊和质检人员培训灵草评级,银针上的宝石光芒此起彼伏;林小婉指挥工匠改造丹炉,阵旗与炉身的符文渐渐融合;陈默在丹药上张贴数据符,符纸闪烁着微光记录着每一项参数。
三天后,第一批按新标准生产的七星续命丹出炉。周明远亲自抽检,发现五十枚丹药的灵力波动误差全部控制在 8% 以内,而过去这个数字通常是 30% 以上。最令人惊喜的是,原材料利用率从 65% 提升到了 89%,单炉产量增加了三成。
白须长老拿着新丹药反复查看,不得不承认:“火候均匀,药性稳定,确实比以前好了。” 他看向正在调试光谱仪的林霄,语气终于软化,“年轻人,你这套方法…… 确实有道理,老夫愿意加入改革。”
林霄笑着递给他一份工艺手册:“长老的经验能让标准更完善,比如您擅长的‘爆香提味法’,我们可以加入特殊工艺环节,作为精品丹药的增值项。” 这种尊重让长老深受感动,立刻投入到标准细化工作中。
消息传到望霞城城主耳中,他亲自来到商会视察,看到井然有序的质检工坊和稳定优质的丹药,当即决定将星辰商会的标准作为全城药材贸易的参考规范:“若能推广这种方法,望霞城的丹药品质将提升一个大台阶,对武者大会也是好事。”
周明远趁机提出合作:“城主大人,我们计划下个月举办‘丹药标准化论坛’,邀请各大商会和丹师交流经验,还请城主主持大局。” 城主欣然应允,承诺提供护卫和场地支持。
夕阳透过窗棂照进工坊,林霄看着忙碌的众人,七星炉在手中微微发热。他知道,这次改革只是开始,将传统丹道与现代知识结合的道路还很长,但眼前的成果让他充满信心。标准化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的桥梁,正如九转丹经所云:“循规而不泥规,方能成其大。”
当第一批带有溯源标记的丹药摆上商会柜台,立刻吸引了大量武者购买。一位老顾客对比新旧丹药后惊叹:“效果一样,但感觉更温和,没有以前那种燥热感!” 这样的评价口口相传,星辰商会的名声迅速提升,订单量比往常增加了五成。
林霄站在柜台前,看着武者们满意的笑容,心中涌起成就感。他的历练之路不仅是提升个人修为,更是传播正确的丹道理念,让丹药真正成为守护苍生的力量。而这次与星辰商会的合作,正是将这份理念付诸实践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他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