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医者丹途 > 第124章 方案提出

第124章 方案提出(1 / 2)

星辰商会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长条木桌上整齐摆放着三排丹药样本,从左到右药效依次递减,最右侧的几粒丹药甚至出现了明显的龟裂。林霄站在桌前,指尖悬浮着一缕冰火灵气,正沿着丹药表面的纹路缓缓游走,身后的投影石清晰地显示出丹药内部的灵力分布图谱 —— 那些紊乱的光斑正是质量不稳定的直接证据。

“问题根源已找到两处。” 林霄抬手示意众人看向投影石,“第一,原材料筛选缺乏标准,同一批次的七星草有效成分含量差异高达 40%;第二,炼制工艺存在致命缺陷,火候控制误差超过 15c,导致药性融合不完全。” 他指向图谱中最混乱的区域,“这里的灵力涡流就是工艺缺陷的直接体现,相当于用不同温度煮同锅药,药效自然天差地别。”

商会会长周明远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眉头紧锁:“林小友所言极是,我们请过不少丹师来看,都只说是药材问题,从未有人如此透彻地分析过工艺缺陷。” 他看向在座的几位长老,“但改进方案谈何容易?原材料筛选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工艺改进更是动了老丹师的根本。”

一位白须长老忍不住反驳:“古法炼丹讲究心手相应,哪能像工匠般定死规矩?火候随心境变化才是正道,年轻人怕是太理想化了。” 他拂袖起身,丹药样本在灵力震动下微微跳动,“老夫炼丹三十年,从不用什么‘标准’,不一样炼出上品丹药?”

林霄没有动怒,反而微微一笑:“长老的经验值得敬佩,但心手相应也需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他取出七星炉,将两份看似相同的七星草分别投入炉中,“请长老观察,这两株灵草外形一致,但内里的灵力活性不同。” 炉身亮起的光谱显示,一株草的活性峰值在 65%,另一株只有 32%,“用同样火候炼制活性不同的药材,结果必然天差地别。”

他的话让白须长老脸色微变,却仍嘴硬:“那又如何?老夫凭手感就能分辨好坏。” 林霄顺势追问:“若是批量采购十万株灵草,长老能凭手感逐一分辨吗?星辰商会每月流水百万,靠手感筛选原材料,效率和准确率都无法保证。”

这句话直击要害,周明远立刻点头:“林小友说到点子上了,我们上个月就因一批劣质药材损失了三万灵石。” 他示意林霄继续,“请说说具体方案,需要商会提供什么支持,尽管开口。”

林霄将早已准备好的玉简递给众人,上面详细记录着两套方案:“第一套是原材料标准化体系,分三步实施。” 他激活玉简上的阵法,投影出详细的流程图,“首先建立灵草评级标准,用灵力光谱仪测定活性成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对应不同丹方需求;其次建立种植溯源机制,与万药谷签订直供协议,要求谷主提供带有‘药灵印记’的灵草,确保产地正宗;最后设立质检工坊,配备石磊这样的专业药师,每批药材抽检率不低于 30%。”

石磊立刻补充:“我可以培训质检人员,用‘灵草共振法’快速检测药性。” 他取出特制的银针,刺入一株七星草,银针顶端的宝石立刻亮起不同颜色的光芒,“通过颜色变化就能判断成分是否达标,比传统方法效率提升十倍。”

白须长老盯着银针上的宝石光芒,眼中闪过惊讶:“这是…… 改良版的测灵针?” 石磊点头:“加入了现代光学原理,将灵力波动转化为可视光谱,更直观也更准确。”

林霄转向第二套方案:“工艺改进方面,我们不否定古法精髓,而是用科学方法量化经验。” 他调出九转丹经中的控火图谱,与现代温度曲线叠加,两者的峰值竟惊人地吻合,“丹神早已发现火候规律,只是没有用现代语言表述。我们要做的,是将‘文火慢炖’定义为 55 - 65c,‘武火急攻’定义为 120 - 150c,用阵法精确控制温度变化。”

林小婉适时展开阵盘:“我设计了‘恒温控火阵’,能将温度误差控制在 ±2c以内。” 阵盘上的符文亮起,模拟出稳定的温度曲线,“阵法与丹炉联动,根据药材种类自动调节火候,既保留丹师的灵力引导,又避免人为误差。” 她演示着如何通过阵盘预设程序,一键启动 “七星续命丹” 的标准火候流程,操作简单直观。

“这不是让丹师变成阵盘的奴隶吗?” 白须长老再次质疑,林霄却摇了摇头:“阵法只是工具,如同丹炉是手臂的延伸。真正的丹道精髓在于药性配伍和灵力引导,标准化能让丹师摆脱重复劳动,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创新。” 他指向投影中传统炼丹的失败案例,“过去三年,商会因火候失控导致的报废率高达 23%,标准化至少能将这个数字降到 5% 以下。”

周明远迅速计算起来:“按每月消耗五十万灵石药材算,降低 18% 的报废率,就能节省九万灵石!” 他拍板决定,“这两套方案我都批准了!林小友需要多少人手和资源,立刻调拨!”

林霄却提出了更深入的建议:“我们还需要建立‘丹药数据库’。” 他取出陈默记录的劣质丹药数据,“将每次炼丹的参数、药材批次、成品效果记录存档,用大数据分析最优方案。比如这味‘活脉丹’,当七星草活性 60%、火候 70c、炼制时间 8 刻钟时,药效最佳,这些数据能指导后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