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迎祖 送祖(1 / 2)

(转眼已经过100章了,开心……大家开心吗?)

郑义在亲妈的伺候下,洗了脸,漱了口,然后跟着同样穿着玄色古装的爷爷 老爹一起坐到了祠堂。

今天迎祖,女人是不能进祠堂的,免得有煞冲撞了老祖们。

毕竟你不能确定哪个女人身体今天没有来葵。

既然不确定,那就都不能进,总不能脱裤子都检查一遍吧?这就搞笑了。

今天不但有郑家庄的人,其他大卫庄 杨村 高村三个村子的男人都来了,也有一些女人是来帮忙的。

各庄的族长也都一样,穿着古装,很是隆重。

祠堂广场上静静的站立着黑呀呀的一大片男人,小数一下,不下一万。

毕竟老少都有,一些小男孩不会跑的,他们老爹就这边抱着,抱不过来的,就让边上人帮忙抱着,迎祖,不管再小的,只要是带把的都得来。

时辰一到,祠堂中门打开,原本佝偻背的三爷,此刻也是把背挺的笔直。

身穿一身玄色镶着金线的古衣,头上挽着发髻,插着一只玉簪,带着帽子。

三爷平时是留长发的,看看,果然帅气。

手里拎着铜锣,Duang的一声,声音出去老远还在回响。

“今天大吉,开门迎祖归家,全体后辈,跪……” 说完Duang的又是一声锣响。

广场上站着的,不管是男女老幼,全都哗啦一下跪在了地上。

“全族大族长,进殿燃香接祖。”

爷爷在前面站起来,然后是一步三叩首,直到祖祠供桌那里,点上供香。

祖祠内三只粗大的香点燃后,三爷又是一声锣响 “郑家族长进殿献供。”

然后老爹在前,二叔,三叔抬着一桌贡品,也是一步一跪的进了祠堂。

上面摆着挑选出来的水果,刚才好多人看到了,喉咙不争气的咽了咽口水,然后就又目不斜视的看着祠堂大门。

老爹进去后,三爷又是一声锣,“大卫庄进殿献供。”

大卫庄的族长,带着他的这一支人,抬着贡品,也是一步三磕头进了祠堂。

上面赫然是一整头大肥猪,还有鸡鸭,他的两个儿子,稳稳的抬着,就是跪地的时候,也是一晃不晃,显然也是身上有功夫的。

接着就是杨村,高村。

全部贡品摆好,三爷又是一声锣,“迎少族长。”

三爷话音一落,爷爷从祠堂供奉的东西上解下一个明黄色的绑带,交给了老爹。

老爹拿着给老祖们磕了个头,恭敬的捧着这条带子。

大族长和族长没有,只有少族长才有,因为少族长是整个家族的希望。

郑义已经经历了好多次了。

起身后,规矩的一步三叩首,到了祠堂门口规整的跪好,老爹拿着绑带给仔细的绑在郑义的头上。

带好以后,老爹上一边,三爷又是一声锣。

郑义站起来转身。

“全族拜。”

广场上的人,全都磕了个头然后直起了身体。

“少族长跪谢全族。”

郑义跪了下去,磕了一个,广场上的人也跟着磕了一个。

“少族长进殿迎祖。” 三爷一声锣。

郑义站了起来,跨过门槛,然后就是一步三叩首进了祠堂大殿。

每次进来,都有种震撼的感觉。

无数台阶,上面分阶段摆满了先祖的牌位,最上面最大的一个是郑家老祖的牌位。

在边上有两个并排的牌位,是当年和老祖拜把子的两人的牌位,一个是柴荣一个是赵匡胤。

郑家人可是一直祭奠不曾忘记,这么多年来,从来都是香火不断,估计比他们后辈还勤快。

至于说他们后辈还记不记得的他们,那就不知道了。

跪在蒲团上,郑义恭敬的上了两次香。

一次是单独给郑老组三人的,一次是给全部郑家老祖们的。

郑义上完香,老爹小心的给绑带解了下来,恭敬的交给了爷爷。

再次有爷爷给小心的放在了一个烛光照过去发着金晃晃光泽的盒子里。

材质显然是金丝檀的。

接着郑义站在老爹边上。

外面开始就是其他三个庄子上的各个少族长进来磕头上香。

他们就没有多少规矩了。

在人进来上香。

今天能进祠堂上香的人,只有百来人。

除非是大祭祖,那得到中元节。

其余的那些什么清明,都是小祭,爷爷和老爹还有其他几个村子的族长过来摆点贡品上个香,念叨一下今年添了多少丁进了多少口,庄稼怎么样之类的话,再让老祖们保佑一下风调雨顺家家平安。

大祭的时候,可比今天隆重。

中元节,传说鬼门大开,各位老祖都会降临,那是相当的热闹。

以前还会请戏班子唱鬼戏,就是晚上的10点唱到凌晨3点。

现在则是在广场上摆上席面,全村老少都上桌,让老祖们看看他们的后辈现在吃喝不愁。

那天还有存的老酒给上供,让老祖们也能吃喝好了。

迎祖一直到了中午11点多才结束。

全部人都出了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