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刚正奇才,沮授举贤(1 / 2)

刘景见沮授那副欲言又止,脸上甚至带着几分纠结的模样,顿时来了兴致。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笑着问道:“公与,但说无妨。”

“是何方高人,竟让你如此为难?”

能让沮授都露出这般神情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高顺和贾诩的目光,也齐齐汇聚到了沮授身上。

沮授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神色变得无比郑重。

他拱手道:“此人姓田,名丰,字元皓,乃我冀州巨鹿人士。”

“黄巾之乱时,此人尚在乡里,便已展露出非凡之才。”

“他协助县令,出谋划策,数次以少胜多,镇压黄巾乱匪,其智谋之深,授亦自愧不如。”

“后来,其才名远播,被朝廷征辟入洛阳,官拜六百石的御史台。”

“御史台?”

一直沉默的高顺没开口,旁边的张飞却忍不住瞪大了环眼,插了一嘴。

“那可是个不小的官啊!”

“俺在洛阳的时候听说过,这官专门弹劾百官,权力大得很!这种人物,咋会让你来举荐?”

张飞虽然性子直,但跟着刘景久了,也知道些朝堂上的门道。

沮授闻言,脸上那抹为难之色更浓,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四将军有所不知,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田丰此人,为人太过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沮授的语气沉重了几分,像是在回忆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往事。

“他在洛阳,手持弹劾之权,简直就是一根捅了马蜂窝的棍子。”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州官郡守,只要被他抓到把柄,管你是谁的亲戚,管你背后站着谁,一封奏章就递到陛

“他得罪的人,太多了,多到数不清。”

“最终,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朽与黑暗,心灰意冷之下,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他愤而辞官,将御史台的印绶挂在府门上,扬长而去,回乡隐居了。”

此言一出,书房内一片寂静。

连张飞都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么刚的吗?

这简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啊!

不,比石头还硬!

贾诩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也泛起了一丝波澜。

他似乎对田丰此人,早有耳闻。

沮授看着刘景,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主公,此人有王佐之才,谋略不在授之下。”

“但他的性子,太直,太刚!”

“刚烈易折。”

“他说话,从不给人留半分情面,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与人相处,极易产生矛盾。”

“若要用他,主公必须要有容纳惊涛骇浪的胸襟,要有听得进逆耳忠言的气度!”

“否则,强行招揽,于主公,于他,皆是祸非福!”

这番话,已经不是举荐了。

这更像是一种警告。

高顺眉头紧锁,显然也在思考其中的利弊。

然而,刘景听完,非但没有半分退缩和犹豫,眼中反而爆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灼热光彩!

“哈哈哈哈!”

他猛地一拍大腿,抚掌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与欣赏。

“好!”

“好一个刚正不阿的田元皓!”

“我正需要这样敢说真话,敢办实事的硬骨头!”

刘景站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声音激昂。

“朝堂之上,阿谀奉承之辈还少吗?只会拍马屁的软骨头还缺吗?”

“我刘景的征北将军府,不养闲人,更不养懦夫!”

“一个连真话都不敢说的人,我留着他何用?”

“一个连权贵都畏惧的人,我指望他匡扶汉室?”

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如电,扫过众人。

“我常山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能撑起脊梁的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