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东方圣人京华录 > 第72章 观气识拳破怒涛

第72章 观气识拳破怒涛(1 / 2)

京市西城区的“振远武馆”藏在胡同深处,灰砖墙上爬着半枯的爬山虎,门楣上那块黑底金字的匾额被岁月磨得有些发亮。武馆后院的演武场铺着青石板,边缘摆着两排褪色的红漆兵器架,刀枪剑戟的金属尖在初冬的阳光下泛着冷光——这里本该是武馆弟子日常练拳的地方,此刻却围了二十多人,连墙头上都扒着两个半大的孩子,眼睛直勾勾盯着场中央。

林砚站在青石板东侧,身上换了件深灰色的中式对襟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干净的手腕。他指尖夹着枚刚从墙根捡的银杏叶,叶脉在指腹间轻轻摩挲,目光落在对面的男人身上时,眼底没什么波澜,倒像在看一幅需要拆解的画。

“这就是玄门盟派来的第二个人?看着比赵烈山还凶。”苏清媛站在演武场边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指尖在“周沧”两个字上划了圈。她今天穿了件黑色的短款羽绒服,里面是米白色的高领毛衣,头发扎成低马尾,露出的耳垂上戴着颗小巧的珍珠耳钉,显得干练又温和。

站在林砚对面的周沧,比赵烈山还高半寸,肩背宽得像座小山,黑色的劲装裹着紧绷的肌肉,脖颈上挂着串暗红色的佛珠——只是那佛珠被盘得油光发亮,却没半点禅意,反而衬得他脸上的横肉更显狰狞。他是赵烈山的师兄,也是玄门盟里出了名的“煞神”,一手“怒海拳”练得炉火纯青,据说能在三分钟内打裂半尺厚的青石板,去年在武汉比武时,曾把对手的肋骨打断两根。

“林砚,我师弟在云栖渡输了,是他学艺不精。”周沧的声音像磨过砂纸,粗哑得刺耳,他抬手扯了扯领口,露出锁骨处一道深褐色的伤疤,“但你说玄门盟的功夫是旁门左道,这话我不答应。今天我来,就是要替玄门盟正名——你要是输了,就得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话咽回去,再给我师弟磕三个头。”

周围的人顿时议论起来。站在最前面的是振远武馆的馆主李老头,他头发白得像雪,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此刻眉头皱得紧紧的:“周师傅,论武讲究点到为止,磕头上哪儿说去?咱们都是练武的,别把话说得太绝。”

“李馆主,这是我跟林砚的事,您就别掺和了。”周沧斜了李老头一眼,眼神里的凶气让旁边的几个武馆弟子都往后缩了缩,“林砚,你敢不敢接?要是不敢,现在认怂也来得及。”

林砚这时才把手里的银杏叶轻轻抛在地上,叶片打着旋落在青石板缝里。他往前迈了一步,距离周沧不过两米远,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磕头就算了,输赢只在拳脚上见分晓。不过我得提醒你,‘怒海拳’靠怒气涨力气,气越盛,拳越猛,但气太盛了,就容易失了章法。”

周沧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你还知道‘怒海拳’?我看你是死到临头还嘴硬!”他说着,突然沉下脸,原本还算平和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胸膛像风箱似的起伏,眼睛里的血丝一点点冒出来——这是“怒海拳”的起手式,先聚怒,再发拳。

苏清媛在旁边看得清楚,赶紧从笔记本里翻出一张照片,快步走到林砚身边,压低声音说:“我昨天查了周沧的资料,他每次发拳前,呼吸都会变快,而且左手会不自觉地攥紧,你盯着他的左手。”

林砚点点头,目光落在周沧的左手上。果然,周沧的左手手指正一点点蜷缩,指节泛出青白,手臂上的青筋也开始凸起。就在这时,周沧突然喝了一声,右拳带着破空的风声,直往林砚的面门砸来——这一拳又快又狠,拳头上的劲风把林砚额前的碎发都吹得飘了起来。

“小心!”李老头忍不住喊了一声。

可林砚却像是早有准备,身体微微往右侧一偏,刚好避开了这拳。周沧的拳头擦着他的肩窝过去,重重砸在后面的青石板上,“咚”的一声闷响,石板上竟裂开了一道细纹。

“躲得倒是快!”周沧没停,左拳紧接着跟上,这次打向林砚的胸口。他的拳头越来越快,每一拳都带着怒气,演武场里满是拳头划破空气的“呼呼”声,围观的人都看得屏住了呼吸,有人甚至捂住了嘴,生怕林砚被打中。

苏清媛站在旁边,手里的笔记本都忘了翻,眼睛紧紧盯着场中的两人。她发现,林砚每次躲闪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狼狈,也不浪费力气,而且每次躲闪前,周沧的呼吸都会有个短暂的停顿——那是怒气到了顶点,准备出拳的信号。

“原来他不是在躲拳,是在等周沧的情绪破绽。”苏清媛心里突然明白了。林砚说的“情绪预判拳”,根本不是什么玄术,而是靠着观察对方的呼吸、表情、肌肉变化,预判出拳的方向和时机,就像下棋时提前看透对手的下一步棋。

周沧打了快十分钟,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领口,可连林砚的衣角都没碰到。他的怒气越来越盛,呼吸也越来越乱,拳头的力道虽然还在,却没了之前的章法,有时甚至会因为用力太猛,自己晃一下。

“你只会躲吗?有种跟我正面打!”周沧吼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急躁。他的左手又开始攥紧,这次比之前更用力,指节都在发抖——苏清媛知道,这是他要出绝招“怒海狂涛”的信号,这招是“怒海拳”里最猛的一招,也是最容易失控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