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兰!华兰姐姐!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张桂芬看着盛明兰苍白得毫无血色的脸,急道,“明兰你刚生产完,身子怎么受得住?这岂不是要你的命吗!”
盛明兰眼中含泪,却倔强地摇头:“桂芬姐姐,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侯爷蒙此奇冤,前途未卜,我若不能为他做点什么,活着还有什么意味?”
盛华兰也道:“张大娘子,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鼓,我们必须敲!”
张桂芬见劝阻不住,又见盛明兰身形摇摇欲坠,显然是强撑着一口气,她心一横:“好!既然你们决心已定,我陪你们一起去!多个人,总能多份声势!”她虽是新婚,与沈从兴感情尚浅,但侠义心肠,最见不得这等冤屈之事。
三位诰命夫人一同来到登闻鼓前,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守卫的军官见是这三位,也不敢轻易阻拦。最终,是由身体相对好些的盛华兰和张桂芬,共同执起那沉重的鼓槌,奋力敲响了登闻鼓!
“咚!咚!咚!”沉闷而悲壮的鼓声,瞬间传遍了宫墙内外。
消息很快传入内宫。沈皇后听闻盛家姐妹连同张桂芬敲了登闻鼓,也是吃了一惊。她深知此事关联重大,立刻命人将三人引入偏殿,主要是顾及刚生产不久的盛明兰。
偏殿内,盛明兰一见到沈皇后,便再也支撑不住,连日来的担忧、恐惧、委屈瞬间爆发,她跪倒在地,未语泪先流,因情绪过于激动,加上产后虚弱,竟直接晕厥过去!
“明兰!明兰!”盛华兰和张桂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前搀扶。
沈皇后也吓了一跳,急忙唤来女医官施救。看着盛明兰那张毫无生气、脆弱不堪的脸庞,再看到盛华兰那强忍悲痛却依旧坚定的眼神,沈皇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若再不让她们知晓内情,只怕盛明兰真的会忧思成疾,香消玉殒,到时候即便顾廷烨能平安归来,见到的恐怕也只是……
想到这里,沈皇后挥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宫女在殿外守候。她扶起刚刚被救醒、依旧虚弱无力的盛明兰,又让盛华兰和张桂芬靠近些,压低声音,将皇帝、桓王与任长卿、顾廷烨定下的引蛇出洞、诱敌造反的计策,择其要害,缓缓道来。
“……事情便是如此。任学士流放是假,暗中潜伏是真。顾将军削爵从军,亦是计策的一部分,随桓王出征,实为掌握兵权,关键时刻回师平乱。他们并非蒙冤,而是在执行一项极其重要的秘密使命。”沈皇后最后总结道,目光扫过三位震惊不已的女子,“此事关乎社稷安危,干系重大,本宫告知你们,是见你们姐妹情深,不忍见你们如此煎熬,尤其是明兰,若因不知情而伤了根本,他日仲怀归来,本宫与官家都无法交代。但你们必须发誓,此事绝不可再对外人提及半分,包括你们的至亲之人!否则,不但前功尽弃,更会危及他们的性命!”
盛明兰听完,整个人都愣住了,巨大的信息冲击让她一时无法消化。原来……原来那看似绝情的话,那削爵流放的判决,竟然都是戏?都是计划中的一环?她怔怔地抬起头,看向沈皇后,又看向同样震惊但眼中已重新燃起希望的盛华兰。
“皇后娘娘……您……您说的是真的?”盛明兰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千真万确。”沈皇后郑重地点点头,“所以,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敲登闻鼓鸣冤,而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回到府中,闭门谢客,安静等待。有时候,不做什么,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要相信官家,相信桓王,也要相信你们的夫君。”
盛华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下来,她紧紧握住明兰冰凉的手,眼中含着泪,却带着笑:“明兰,听到了吗?官人他们没事,他们是在做大事!我们……我们回家,等他们回来!”
盛明兰感受着姐姐手中传来的温度,看着皇后娘娘肯定的眼神,那颗仿佛浸在冰水里的心,终于一点点回暖。她用力地点了点头,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眼神中已重新焕发了神采,那是一种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光芒。
“臣妇……明白了。”盛明兰轻声应道,与盛华兰相视一笑,所有的担忧和绝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默默的等待和坚定的信念。
张桂芬在一旁也松了口气,笑道:“这下好了,虚惊一场!”
三人拜谢皇后,退出偏殿。虽然前途依旧未卜,但知道了真相,心中便有了底。她们按照皇后的吩咐,回到各自府中,表面上依旧是一副愁云惨淡、夫君蒙冤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