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尘埃落定(1 / 2)

赵宗全心中大定,看向顾廷烨的目光重新充满了信任和倚重。但他表面上依旧板着脸,对顾廷烨道:“陛下宽宏大量,不究你今日冒犯之罪,你还不多谢陛下恩典!”

“谢陛下不罪之恩!”顾廷烨顺势说道,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不仅打消了赵宗全的疑心,还意外地得到了官家的一句“道歉”,虽然这道歉更多是一种姿态,但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赵祯将赵宗全和顾廷烨之间的互动看在眼里,心中明镜似的。赵宗全那点维护手下、收买人心的小心思,在他这位在皇位上坐了几十年、历经无数风浪的帝王眼中,不过是稚童的把戏。

但他并未点破,反而微微点了点头。懂得维护下属,懂得在臣子与君父之间把握分寸,这正是一个合格君王所需要具备的素质。看来,自己选的这个继承人,并非纯良无知,还是有点帝王心术和手段的。

“罢了,此事就此揭过。”赵祯摆了摆手,显得颇为大度。他看向赵宗全,又看了看顾廷烨,语气郑重地说道:“顾卿今日救驾有功,勇毅果决,朕心甚慰。”随后对着赵宗全道:“以后谁都不得苛待顾家。”

这话看似平淡,实则重如千钧!这等于是在满朝文武面前,给了顾廷烨一道无形的“保命符”!尤其是在他与宁远侯府关系不睦的情况下,这道口谕更是至关重要!赵宗全表示那是当然。

顾廷烨心中激荡,再次叩首:“臣,叩谢陛下天恩!” 这一次,他的感谢带上了几分真心。

解决了顾廷烨的“历史遗留问题”,殿内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但赵宗全的心,却再次提了起来。他眼巴巴地看着赵祯,心中焦急万分。兖王已伏诛,叛乱已平定,这最大的功劳自然落到了他赵宗全头上。可是,那名分呢?那至关重要的、确立他合法继承地位的太子册封诏书呢?陛下怎么还不提?难道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赵祯何等人物,岂会看不出赵宗全那点心思?他心中暗暗摇头,还是沉不住气啊。不过,他也理解赵宗全的焦虑。名不正则言不顺,唯有早日确立名分,才能安定人心,稳定朝局。

他的目光在殿内众臣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站在角落,虽然经历惊魂,但依旧努力保持着仪态的任长卿身上。

“任卿。”赵祯缓缓开口。

任长卿连忙出列躬身:“臣在。”

“你来,”赵祯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为朕,起草太子册封诏书。”

什么?!

此言一出,不仅是任长卿愣住了,殿内几乎所有大臣,包括赵宗全本人,都感到十分意外!

太子册封诏书,乃是国之大典,最为重要的文件之一!按照惯例,此等诏书,应由翰林院掌院学士,或至少是德高望重、位份极高的内阁大学士来执笔起草,方能彰显其庄重与权威。任长卿虽然圣眷正隆,才华横溢,但毕竟资历尚浅,如此重要的任务,怎么会落到他的头上?

任长卿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惊讶、不解,但当他抬头,接触到赵祯那意味深长的目光时,他猛地明白了过来!

陛下这是在……为自己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