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定鼎东京(上)(1 / 2)

顾廷烨、谢飞、陈立以及西郊大营中挑选出的数十名最为精锐悍勇的士卒,皆换上了缴获的叛军衣甲,在宋朝中这位熟悉皇城禁军规矩和面孔的将领带领下,伪装成一支“押送要犯”或“传递紧急军情”的小队,直奔东京东城门而去。

此时的东京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安宁,空气中弥漫着恐慌与肃杀。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零星的叛军巡逻队举着火把穿梭,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或孩童的啼哭,旋即又被压抑的寂静吞没。皇城方向,火光冲天,隐约还能听到兵刃交击和喊杀声,显示着宫内抵抗尚未完全平息。

“来者何人!速速止步!”东城门楼上,守军厉声喝道,弓弩手已然就位。

宋朝中打马上前,他脸上刻意抹了血污和灰尘,但声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焦灼与蛮横:“瞎了你们的狗眼!我乃奉兖王殿下令,出城调集城外伏兵入宫增援!快开城门!耽误了王爷的大事,你们有几个脑袋够砍?!” 宋朝中刚好奉兖王命来西郊大营探查情况,就被李昭亮给策反成功了。

城楼上的守将探出头,借着火把光芒仔细辨认。宋朝中他自然是认得的,曾是禁军中颇有地位的将领,如今投了兖王,成为心腹也不奇怪。再看宋朝中身后那群“残兵败将”,个个煞气腾腾,确实像刚从激烈战场上撤下来的。尤其是被“护”在中间的那几个被缚住双手、低垂着头的人,更坐实了“押送要犯”的由头。

“宋将军,不是末将不信您,只是王爷有严令,任何人不得……”守将还在犹豫。

“混账东西!”顾廷烨猛地抬起头,虽然他面容做了伪装,但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在黑暗中迸发出骇人的光芒,他模仿着叛军将领的粗鲁口气,“宫里情况危急!邕王余孽尚未肃清,陛下……呸!城内和宫中还有死忠负隅顽抗!王爷急需援兵!你再敢拖延,信不信老子现在就砍了你,亲自开城门?!”他话音未落,手已按在了腰刀之上,一股凛冽杀意瞬间弥漫开来。

他身边的谢飞、陈立等人也同时做出拔刀姿态,气氛骤然紧张到极点。

那守将被顾廷烨的气势所慑,又见宋朝中面沉似水,显然默许了手下人的“冲动”,再想到兖王此刻确实需要力量巩固胜果,万一真因自己耽误了……他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想。

“开城门!快开城门!”守将终于下令。

沉重的城门在绞盘转动声中缓缓开启,露出仅容数骑通过的缝隙。

“走!”顾廷烨低喝一声,一马当先,率先冲入城门洞。谢飞、陈立紧随其后,精锐士卒们如影随形。

就在他们大部分人马涌入城内的瞬间,异变陡生!

顾廷烨猛然勒转马头,手中长枪如毒龙出洞,快如闪电般刺向那名还在城门口指挥的守将!那守将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一枪刺穿咽喉,眼中满是惊愕与不甘,轰然倒地。

“动手!夺门!”谢飞声如惊雷,手中横刀已然出鞘,寒光一闪,便将一名试图敲响警锣的叛军砍翻。

“勤王大军已至!降者不杀!”陈立同样怒吼,率部冲向城门两侧的守军。

这数十人皆是百里挑一的悍卒,又是有心算无心,瞬间便将城门附近的叛军杀得人仰马翻。顾廷烨更是一人一枪,死死扼守住城门通道,任凭叛军如何冲击,竟无人能越过雷池一步!

城外,早已埋伏在黑暗中的谢玄看得分明,见城门处火光大起,杀声震天,知道顾廷烨等人已然得手。

“先锋已夺门!全军突击!”谢玄冷静下令。

“杀!!”

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喷发,西郊大营的两万精锐步骑,在赵策英和李昭亮的亲自率领下,如同决堤的洪流,呐喊着从黑暗中涌出,朝着洞开的东城门汹涌而入!铁蹄踏碎了东京城夜的宁静,也踏碎了兖王叛军最后的幻想。

“勤王大军入城了!”

“快跑啊!”

城内零星的抵抗在如此庞大的正规军面前,瞬间土崩瓦解。叛军或被斩杀,或跪地求饶,或四散奔逃。大军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便沿着主干道,直扑皇城!

与此同时,皇宫大内,福宁殿。

殿内烛火摇曳,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兖王,一身戎装染血,脸上带着胜利者的狞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正逼迫着瘫坐在龙椅上的官家赵祯。龙案上,铺开着一卷明黄色的绢帛,旁边是御用笔墨。

“陛下,时辰不早了,这退位诏书,您还是早些写了吧。”兖王的声音带着蛊惑与威胁,“您看,邕王兄一家,不识时务,如今已先去一步了。您若乖乖写下诏书,念在多年的感情,臣……不,朕,定会奉您为太上皇,颐养天年。何必非要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赵祯脸色惨白如纸,浑身瑟瑟发抖,嘴唇嗫嚅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何曾经历过这等刀兵加身的场面。

“兖王!你个无君无父的畜生!”曹皇后猛地从旁冲出,尽管发髻散乱,凤袍染尘,但眉宇间的凛然正气却丝毫不减。她指着兖王,厉声斥骂,“陛下待你恩重如山,封你亲王,享尽荣华!你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篡位弑君,屠杀宗亲!你就不怕天打雷劈,不怕史笔如铁,遗臭万年吗?!”

兖王被骂得脸色铁青,恼羞成怒:“闭嘴!你这贱人!若非你与邕王勾结,屡次在官家面前进谗言,本王何至于此!来人,把这贱人给朕拖下去!”

几名如狼似虎的叛军士兵上前就要拉扯曹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