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西郊大营(1 / 2)

通往西郊大营的官道上,马蹄声急如骤雨。赵宗全一行人在得到血诏和虎符后,不敢有片刻耽搁,立刻调转方向,朝着掌控京畿防务最关键的力量——西郊大营疾驰而去。

驴车已被舍弃,盛明兰被安置在队伍中的马车里,阿宝则是包扎了伤口骑着马护卫在盛明兰的马车边上。顾廷烨、谢飞、陈立三人率领精锐护卫在前开路,谢玄与赵策英则一左一右护在赵宗全马车两侧,神情凝重,不断商讨着抵达大营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策略。

“如今兖王势大,血诏之事又太过突然,我们必须做好西郊大营心存疑虑,甚至被兖王蒙蔽或控制的准备。”谢玄冷静地分析着。

赵策英握紧了手中的缰绳,眼神锐利:“无论如何,血诏和虎符在此,名分大义在我们这边。若识时务,自然最好;若不识时务……”他没有说下去,但语气中的决绝已表明态度。

顾廷烨在前方回头,沉声道:“文昌、策英,放心。西郊大营中亦有我旧识,只要见到殿下,见到血诏虎符,大部分将士必会遵从大义!”

队伍沉默而迅速地前行,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盛明兰坐在颠簸的马车中,紧紧攥着衣角,虽然暂时脱离了追兵,但一想到皇宫内生死未卜的父亲、兄长、姐夫,以及无数被卷入这场浩劫的无辜之人,心便如同被放在火上煎熬。

约莫一个时辰后,远方出现了连绵的灯火和隐约的刁斗之声,西郊大营的轮廓在夜色中渐渐清晰。高大的辕门、林立的哨塔,以及营内传来的肃杀之气,无不显示着这是一支精锐之师。

“来者止步!军营重地,擅闯者格杀勿论!”距离辕门尚有百步,哨塔上便传来厉声呵斥,弓弦拉动之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一队手持长枪的哨兵迅速从营门内涌出,结成阵势,拦住了去路。

顾廷烨抬手止住队伍,独自策马上前几步,小声道:“我乃宁远侯府顾廷烨!有紧急军情,要面见指挥使大人!”

哨兵队长显然认得顾廷烨,语气稍缓,但依旧公事公办:“原来是顾二公子!没有将令,末将等不敢放行,还请顾二公子见谅!”

就在这时,谢玄策马与顾廷烨并行,声音清越而充满威严:“非是寻常军情!乃陛下血诏在此!禹州团练使、陛下亲立之皇太子赵宗全殿下驾到!持陛下虎符,前来调兵勤王!尔等还不速速开门迎驾,更待何时?!”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哨兵的耳中。“陛下血诏”、“皇太子”、“虎符勤王”,这几个字眼如同惊雷,炸得哨兵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哨兵队长也是脸色大变,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这群风尘仆仆却气势不凡的人马。

就在僵持之际,营内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员身着戎装、面色沉毅的中年老将在一队亲兵的簇拥下疾驰而来,正是西郊大营指挥使李昭亮。他显然是被门口的动静惊动了。

“何事喧哗?!”李昭亮勒住马,目光如电扫过顾廷烨和谢玄,最后落在被众人护卫在中间的马车之上。

顾廷烨与李昭亮有过数面之缘,立刻抱拳道:“世叔!情况紧急,兖王已于宫中发动叛乱,囚禁官家,屠戮宗亲!陛下于危难中写下血诏,立禹州团练使赵宗全大人为皇太子,命其持虎符调西郊大营兵马,即刻入京勤王平乱!血诏与虎符在此,太子殿下亦在此,请世叔速速接诏!”

李昭亮闻言,浑身剧震,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他死死盯着顾廷烨和谢玄,又看向那辆马车,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顾二郎,此事非同小可!你可知妄传圣意、伪造诏书是何等大罪?!”

赵宗全和赵策英并没有听到顾廷烨和李昭亮的谈话内容,还不知道眼前的白烨就是顾廷烨。顾廷烨让李昭亮为他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