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迎亲任府(2 / 2)

两位妇人相谈甚欢,一同到厅内说话去了。任长卿则继续陪着刘洪和梁晗寒暄。

正热闹间,门外鼓乐声大作,吉时已到。司仪高声唱喏:“迎亲吉时到——请新郎官启程!”

任长卿精神一振,向刘洪等人告罪一声,在谢玄、顾廷烨等一众傧相的簇拥下,意气风发地走出大门,翻身上了披红挂彩的骏马。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鼓乐喧天,朝着盛家的方向,迤逦而去。

迎亲队伍一路鼓乐喧天,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地抵达了积英巷盛府门前。

此时的盛家,早已是朱门洞开,却并非轻易可入。府门内外,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夹杂着孩子们的嬉闹声,一派喜庆热闹。而以盛长柏为首,顾廷烨、盛长枫、以及其他几位盛家子弟及年轻亲友,早已严阵以待,笑嘻嘻地拦在了大门前,组成了一道“艰难”的拦门阵。

“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有眼尖的小厮高声喊道,更是引得人群一阵骚动。

任长卿勒住马缰,看着眼前这阵势,又是好笑又是期待。他翻身下马,整了整衣冠,身旁的谢玄、顾廷烨以及刘昀等傧相立刻簇拥上前。

盛长柏作为大舅哥,今日一改往日端方,脸上带着难得的促狭笑容,率先上前一步,拱手道:“姐夫,今日吉时良辰,欲迎吾家明珠,却不知才学可还够否?且先过了我们这第一关!”

顾廷烨在一旁帮腔,声音洪亮:“正是!探花郎才名动京师,今日若不让我等心服口服,这大门,怕是难进!”他虽然已是任长卿这边的傧相,但此刻起哄架秧子,比盛家人还积极。

任长卿笑着拱手还礼:“诸位兄长、贤弟,还请高抬贵手,手下留情。长卿才疏学浅,但求一试。”

第一关便是诗赋。盛长枫挤上前,摇头晃脑地出了题:“请姐夫以‘却扇’意指新娘放下遮面的团扇为题,赋诗一首,既要含团圆美满之意,又不得出现‘团圆’、‘美满’等字眼,限时七步!”

这题目颇有难度,引得周围看客纷纷叫好。任长卿略一沉吟,于鼓乐声中缓行三步,便朗声吟道:“红绸引路至卿门,玉扇轻移见月痕。不须更秉烛龙照,此生并蒂已同根。”

诗成,既扣“却扇”之题,又暗喻夫妻一体、永结同心,意境优美而含蓄。顿时赢得满堂彩!

“好!好一个‘此生并蒂已同根’!”谢玄率先喝彩。连出题的盛长枫也忍不住抚掌称赞。

盛长柏眼中闪过赞许,却不肯轻易放过,又道:“诗才敏捷,佩服。然则,治国齐家,光有诗才可不够。我这有一策问,请姐夫试答:今江南漕运时有阻滞,若欲疏通,当以何者为先?”

这已是考较实务了。任长卿不慌不忙,略加思索便侃侃而谈,从清淤修坝、整顿吏治、鼓励商运等几个方面简要陈述,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显露出并非只会死读书的见识。周围一些前来观礼的官员同僚听了,也不禁微微颔首。

齐衡见文的不行,立刻来武的,端起一个摆满酒的托盘,笑道:“文采政见都过了,这‘酒力’也是男儿本色!明远兄,请!”

任长卿知道这是规矩,也不推辞,好在谢玄和刘昀极有眼色,立刻上前帮忙分担了大半,任长卿自己痛快地连饮三杯,面不改色,又引得一阵叫好。

红包喜钱如雨点般撒出,孩子们欢呼着争抢,气氛愈加热烈。

几番“刁难”之后,盛长柏见火候已到,与众人交换了眼色,终于笑着让开道路:“姐夫才学酒量,皆令人佩服!请!新娘子已等候多时了!”

拦门阵豁然开朗,鼓乐之声再次高昂响起。任长卿在众傧相的簇拥下,迈着激动而又沉稳的步伐,跨入了盛家大门,径直朝着盛华兰所在的闺阁而去。

闺阁之内,盛华兰早已梳妆完毕,妆容精致,听着外间一阵响过一阵的喧闹声、喝彩声,尤其是听到任长卿清晰从容的应对之声,藏在团扇之后的嘴角,忍不住微微扬起,心中满是甜蜜与期待。王氏和姐妹们围在她身边,低声笑着,说着祝福打趣的话。

当任长卿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门口,满室生辉。他依礼行事,每一步却都走得格外郑重。直到从盛紘手中接过那根系着大红绣球的红绸,感受到另一端传来的轻微重量,他的心跳才仿佛终于落到了实处。任长卿在众人的簇拥下,穿过欢声笑语的庭院,来到了盛府正厅。厅内,红烛高照,布置得喜庆而庄重。盛紘与王若弗端坐于上首,盛老太太也坐在一旁,皆是一身隆重的吉服,脸上洋溢着欣慰而又不舍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