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锦书托良媒(1 / 2)

盛老太太眼见火候已到,便微笑着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她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力:“明远,你的心意,我们盛家都明白。等你授官之后,身份落定,你与华儿的婚事,也就该正式提上日程了。不知……对此,你可有何初步的思量或难处?”老太太此话一出,整个寿安堂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或期待、或紧张、或好奇、或复杂,齐刷刷地聚焦在任长卿身上。

任长卿与身后的谢玄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脸上都适时地露出了窘迫与为难。谢玄上前半步,躬身行礼,语气诚恳又带着几分尴尬:“回禀老太太,盛大人,大娘子。此事……正是我兄弟二人近日来最大的心病。您三位皆知,我表弟家中……唉,父母早逝,族亲寥落,并无长辈主事。这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步步都需德高望重的长辈出面主持方能合乎礼数。我虽痴长些,但于此等大事上,亦是……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惶恐,唯恐失了礼数,委屈了华兰妹妹,也堕了盛家与探花郎的颜面。”他唱做俱佳,将一个真心为弟弟着想却又无能为力的兄长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任长卿立刻接口,语气沉重:“表兄所言,正是晚辈心中所虑。晚辈……”他似乎难以启齿,俊朗的脸上写满了愧疚与无奈。

“傻孩子!”不等他说完,盛老太太便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充满了早已洞悉一切的了然和慈爱,“你们这两个实心肠的孩子!你们家的情况,我们难道不知吗?此事,老身我啊,早就替你们想在前头了!”

此言一出,不仅任长卿和谢玄愕然抬头,连盛紘和王若弗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显然事先也并不知情。

盛老太太得意地笑了笑,缓缓道:“我早年与永昌伯爵府有些交情。早已手书一封去请吴大娘子托了她。届时,便请她来为你主持这六礼事宜!”

“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王若弗惊呼出声,随即脸上爆发出巨大的惊喜,“哎呀!那可是东京城里最有名的热心肠、最爱做媒牵线的贵人啊!由她出面,真是再体面不过了!”

盛老太太含笑点头:“正是。吴大娘子最是热心不过,又极重规矩礼数,由她来操持,方方面面都能照应到,必不会让人挑了错处去。更何况……”老太太顿了顿,笑容更深,“若是让她知道,这次是做新科探花郎的大媒,主持探花郎的婚礼,还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子呢!这于她,也是一桩极有颜面的美谈啊!”

这安排,简直是完美地解决了任长卿最大的难题,且给足了两家天大的体面。任长卿心中巨石轰然落地,激动得就要再次起身拜谢。

然而,就在这时,一向严谨、注重人际关系的盛长柏却微微蹙眉,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祖母,您所说的永昌伯爵府吴大娘子……其府上是否有一位公子,名唤梁晗,行六?”

王若弗正在兴头上,闻言接口道:“哦?长柏你也知道梁六郎?”

盛长柏点头,一板一眼地回道:“是。上次定远和鹏举两位兄长之事,便是通过这位梁六郎和吴大娘子的门路。对了,”他像是忽然想到一个更能拉近关系的事实,补充道,“梁六郎与文昌兄亦还是至交好友呢!”

他这话说得自然,纯粹是出于确认信息和拉近关系的本能,却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投下了一枚怎样的炸弹。

“哦?”盛紘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去,好奇地看向谢玄,“文昌何时与梁家六郎成了好友?永昌伯爵府的门第可是不低啊。”他这话里带着探究,也有一丝对谢玄社交能力的重新评估。

盛长柏浑然不觉,依旧用他那平铺直叙的语调回答道:“据梁六郎所言,似是前次他们在徐州时相识,相谈甚欢。当时文昌兄还即兴作了一首词,名曰《水调歌头》,在徐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梁六郎对此词和文昌兄的才情均是推崇备至。”

《水调歌头》!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猛然在寿安堂中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