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府灯火辉煌。盛紘亲自安排任长卿沐浴更衣(换上府中干净但普通的布袍),随后引至花厅。盛老太太已端坐其上,王若弗陪侍在侧。任长卿恭敬拜见。
盛老太太言辞恳切,目光如炬:“小哥儿,你救了我家华兰,老婆子感激不尽!这份恩情,盛家记下了!”
盛紘适时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长卿啊(他已自然地换了更亲近的称呼),你救了小女,此恩如山。老夫思来想去,寻常金银酬谢,不足以表我盛家心意,更是轻慢了你的高义。”
他顿了顿,观察着任长卿的反应,缓缓道:“老夫观你谈吐不俗,又是读书种子,志在功名。如今距明年院试不过数月。你孤身在外,既要寻清净地读书,又要为廪保、资斧烦忧…不若这样,” 盛紘抛出了精心设计的方案,“你便在府中安心住下。西跨院有清静厢房,一应饮食起居自有府中照料,笔墨纸砚亦不会短缺。老夫为你寻扬州最好的廪生作保,保你明年院试无后顾之忧!你只管焚膏继晷,一心向学!待你金榜题名,便是对我盛家最好的报答!如此安排,你看如何?”
这番话,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高举报恩大旗:强调盛家重情重义,绝非薄情寡恩。
精准抓住需求:提供最核心的科考支持(清净环境、廪保),这是寒门士子最渴求的。
淡化控制意图:将“监视”包装成“提供优渥读书条件”和“长辈提携后进”。
设定“合理”期限:以“院试高中”为节点,暗示此事了结。
王若弗在一旁连连点头:“对对!官人说的是!长卿小哥,你就安心住下!把这里当自己家!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 她此刻满心都是对女儿的担忧和对任长卿的感激,只觉得丈夫的安排体贴周到至极。
盛老太太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扫过盛紘,又看了看任长卿,最终缓缓点头:“紘儿安排得妥当。小哥儿,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府中清静,正适合你读书。老婆子也盼着你早日高中,光耀门楣。” 老太太人老成精,岂会不知儿子更深层的用意?但她更清楚,这是保全华兰和盛家名声的最优解,甚至是唯一解。她默许了。
任长卿心中雪亮。盛紘的“盛情”,是裹着蜜糖的枷锁。他听出了那“安心住下”背后的潜台词:在尘埃落定(华兰顺利出嫁)之前,你哪里也别想去,什么也别说。所谓的“清净”,就是变相的软禁。所谓的“照料”,就是严密的监控。
(好一个滴水不漏的盛通判!)任长卿暗叹。(利用报恩的名头,把我这个‘风险源’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既全了名声,又消除了隐患。高!实在是高!)
然而,他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感激和一丝受宠若惊的惶恐,立刻起身,对着盛紘和老太太深深一揖,语气无比诚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