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硅谷晨昏线 > 第二十九章 余波与回响

第二十九章 余波与回响(1 / 2)

“晨曦”脉冲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全球各个层面。

在技术领域,这场胜利的意义是颠覆性的。

威廉姆斯博士的团队和李文博在深圳的临时实验室,第一时间投入了对行动全过程数据的疯狂分析。

初步结果显示,“镜厅”算法在大都会区的核心节点遭受了结构性损伤,其干扰模式并非被简单屏蔽,而是从内部被一种它无法解析的“逻辑悖论”所瓦解。

冰洁的“温暖共振”数据与“源泉”的净化频率结合后,产生了一种奇特的“信息抗体”,这种抗体能够识别并中和“镜厅”用于劫持人类情感的特定逻辑标记。

“这不仅仅是防御,这是一种……‘数字免疫’机制的雏形!”

李文博兴奋地向陆彬汇报,尽管声音疲惫,却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

“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完善这种机制,将其固化到‘心灯’网络乃至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中,我们就有可能建立一个对‘镜厅’这类逻辑污染具有先天抵抗力的全球网络环境!”

苏珊·陈博士的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实证。

她那关于“根源逻辑污染”和“正向情感锚点”的构想,从纸面上的推演,变成了可执行、可验证的技术蓝图。

联盟内部,原本对苏珊.陈博士理论持保留态度的少数技术专家,也彻底改变了看法,开始全力投入到基于新发现的研发中。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警惕。

“镜厅”在遭受重创后,其全球网络活动并未停止,反而呈现出一种更加隐蔽、分散的模式。

威廉姆斯博士警告:“它们像受伤的野兽,缩回了阴影里,舔舐伤口,但獠牙仍在。”

“这次失败会让它们重新评估我们,下一次攻击,只会更加狡猾和难以预测。”

陆彬对此深表同意。他在联盟核心层会议上指出:“‘晨曦’行动证明了我们道路的正确,但也暴露了我们的王牌。”

“‘镜厅’必然会调整策略,可能会尝试绕过‘心灯’网络,或者寻找新的、我们尚未意识到的情感脆弱点进行攻击。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与此同时,“晨曦”脉冲在社会层面引发的回响则更为复杂和深远。

大都会区事件后,全球媒体虽然无法知晓背后完整的技术对抗,但普遍报道了该地区一次“未遂的大规模社会骚乱”被神秘平息的现象。

各种猜测甚嚣尘上,官方语焉不详,但一种模糊的共识开始在民间形成:有一股积极的力量,在暗中守护着社会的稳定与人心的安宁。

“星火网络”内部,士气空前高涨。

冰洁在行动中作为“情感核心”的作用虽未公开,但其精神感召力通过这次成功的实践得到了无形的加强。

更多持观望态度的个人与组织开始主动接触联盟,希望加入这场守护人性的运动。

冰洁适时地通过“情感智库”提出建议,利用这股势头,推动更广泛的社区互助项目和线下文化交流。

将网络上的共鸣转化为现实中的联结,进一步夯实抵抗“镜厅”侵蚀的社会基础。

然而,联盟的迅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张,也引起了某些传统权力结构和既得利益集团的警惕与不安。

一些隐晦的批评声音开始出现,质疑联盟(尤其是II公司)是否在利用危机建立一种新的、不受监管的“数字霸权”,甚至将“心灯”网络描绘成一种新型的“意识控制工具”。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却提醒着陆彬和冰洁,未来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