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之后的苏府,仿佛连砖瓦都浸润着一层淡淡的暖意。慕容文远与苏明月虽仍恪守礼数,未曾过分亲密,但那份萦绕在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愫,却如春日溪流,无声地流淌在府院的每一个角落。他会在繁忙的公务间隙,命人往听雪小筑送去新得的孤本画谱或一方好墨;她则会在他挑灯夜读时,让丫鬟悄悄送去一盅精心炖制的润肺羹汤。
这日,文远正在听竹轩内批阅从杭州转送来的市舶司公文,常五悄然入内,神色带着一丝古怪。
“姑爷,府外有个游方道士,指名要见您。”
“道士?”文远从卷宗中抬起头,微微蹙眉。他如今身份敏感,等闲人等不会轻易求见。
“是,看着年纪不小,衣衫破旧,但……眼神很亮。”常五描述着,“他说……‘凤栖梧桐,珠联璧合,潜龙在渊,终非池中之物’。”
文远心中一动。凤栖梧桐,珠联璧合?这分明是暗指他与明月,以及那双凤玦!他立刻道:“请他进来,去偏厅相见。”
偏厅内,那老道须发皆白,满面风霜,唯有一双眼睛清澈得不见丝毫浑浊。他见了文远,也不行礼,只是上下打量一番,啧啧称奇:“怪哉,怪哉!明明身负异宝,气运缠身,却与此界羁绊如此之深……小友,你可知自身来历?”
文远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道长何出此言?在下慕容文远,明州人士。”
老道嘿嘿一笑,也不深究,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文远胸口龙珠所在的位置,又望向听雪小筑的方向:“双凤玦择主,归墟龙珠认亲,皆是缘法。小友,你身系两端,福兮祸之所伏,好自为之。”说罢,竟不再多言,转身便走,身形几个闪烁,便消失在院门外,快得如同鬼魅。
文远立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这老道绝非寻常!他不仅看出了龙珠,更点出了“此界”二字,难道……他知晓自己穿越的真相?还有那句“身系两端”是何意?
他心事重重地回到书房,下意识地摩挲着怀中的龙珠。自那夜与明月定情后,龙珠虽不再有强烈的搏动,却似乎比以往更加温润,与他心神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他尝试着将一丝意念沉入其中,眼前竟再次闪过一些模糊的碎片——不再是归墟的景象,而是一些扭曲的光线、破碎的符号,以及一种强烈的、被牵引的感觉,仿佛在遥远的天际,有什么东西正在召唤它。
与此同时,听雪小筑内。
苏明月对偏厅的插曲一无所知。她正对镜梳妆,目光落在发间那支碧玉玉兰簪上。自那夜簪上后,她总觉得心神格外宁静,偶尔在深夜打坐调息时,似乎能感受到一丝极微弱的、清凉的气息自簪身流入体内,与她自幼修炼、却因体质原因进展缓慢的家传养气功法隐隐相合。
她想起父亲笔记中一些语焉不详的记载,提及苏家祖上似乎与某些“方外之物”有过渊源,只是年代久远,早已不可考。难道这支玉簪,并非凡物?她心中疑惑,取下发簪,置于掌心,尝试着将那一丝微弱的气息引导向玉簪。
起初并无反应。就在她即将放弃时,玉簪那玉兰苞尖,再次闪过一丝微光,这一次,比那夜更加清晰!紧接着,她感到怀中某物微微一热——是那对文远交给她保管、用以迷惑外人的双凤玦仿品!
明月心中骇然,急忙取出那对仿品玉玦。只见原本只是形似的玉玦,此刻在靠近玉簪时,表面竟流转过一层极其淡薄、却与玉簪光华同源的五色毫光!虽然转瞬即逝,但她确信自己没有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