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张着嘴,愣愣地看着这帮前一刻还骂他们是“粗鄙武夫”的读书人。
他忽然觉得,跟这帮人比起来,自己刚才那点嗷嗷叫,简直……太单纯了,太善良了。
这帮读书人,要是发起狠来,真没他们武将什么事儿了。
队列之中,李善长与刘伯温,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对视了一眼。
两只老狐狸的眼中,都闪烁着“计划通”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成了。
皇上的计策,成了!
先用恐惧压制欲望,再用更大的利益引爆贪婪。
把所有人都拖下水,把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都和“开海”这辆疯狂的战车,死死地绑在一起!
而龙椅之上。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底下为了利益,彻底撕破脸皮,丑态百出的臣子们。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鄙夷。
但更多的,是满意。
对,就是这样。
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就像先生教咱的,咱不需要你们忠心耿耿,咱只需要你们的贪心,和咱的目标,在同一个方向上!
“够了!!”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
“啪”的一声巨响,如同炸雷,瞬间压倒了所有的争吵。
整个奉天殿,再次陷入死寂。
所有大臣,无论文武,全都吓得一个哆嗦,噤若寒蝉,低下了头。
朱元璋缓缓站起身。
他的影子,在烛火的映照下,被拉得巨大,笼罩了整个大殿。
他居高临下地扫视着底下那一张张或惊恐、或贪婪、或羞愧的脸,嘴角,勾起了一丝冰冷的,带着嘲弄的笑容。
“好啊。”
光在这儿跟斗鸡似的吵吵,有什么用?”
朱元璋的声音,一字一顿,如同冰珠砸在玉盘上,清脆,而又刺骨。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最后,抛出了那个让所有人灵魂一颤的,最终的问题:
“谁!”
“能给咱拿出一个万全的章程来?”
“——没章程,就都给咱滚回家抱孩子去!”
朱元璋的话,就像盆腊月里的冰水,兜头浇在了奉天殿里这群打了鸡血的大臣脑袋上。
刚才还为了“海外勘探与贸易总司”、“大明宝船监造司”、“宣慰四海司”这些八字没一撇的衙门归属权,差点上演全武行的文武百官,瞬间集体熄火。
整个大殿,静得能听见烛火爆开的“噼啪”声。
所有人都低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塞进自己的裤裆里。
贪婪的火焰,被皇帝一句话就给扇灭了,取而代之的,是那股子熟悉的,发自骨髓的恐惧。
他们这才想起来,龙椅上坐着的这位,可不是什么和蔼可亲的邻家大爷,那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给你画饼,你就能吃;他不给你画,你敢伸手,剁的就不是手,是脑袋!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蓝玉那帮子武将,梗着脖子,脸憋得通红。
让他们冲锋陷阵,没问题。
让他们写文章,搞章程?那真是难为他们了。
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只能把目光投向文官这边,眼神里全是“你行你上啊”的谦让。
文官这边呢?刚才还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的精英们,这会儿也成了锯了嘴的葫芦。
章程?
谁敢拿?怎么拿?
这事儿,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写好了,是天大的功劳;
可要是写得有半点纰漏,让皇上不满意了,那脑袋上的乌纱帽,怕是就得换个地方待着了。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懂。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冷眼看着底下这群怂了的鹌鹑,心里冷笑。
(一群废物!看见骨头就抢,让你们搭个狗窝都搭不出来!还是先生看得透,这帮人,就得牵着鼻子走!)
他也不着急,就这么耗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殿里的空气越来越凝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终于,有人顶不住了。
户部尚书杨思义,,硬着生生地从队列里挪了出来,
他每挪一步,心里都在滴血。
金山银山?
好啊!太好了!他杨思义做梦都想!
可他这个户部尚书,掌管的是大明的钱袋子,他比谁都清楚,这个钱袋子实在是不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