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归义军与白发兵!

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归义军与白发兵!(1 / 2)

话音落下,满场死寂。

朱元璋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儿子,那双虎目之中,先是震惊,随即是狂喜,最后,是难以言喻的骄傲和欣慰!

好!

好啊!

咱的标儿,是真的长大了!

如今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人君之风,帝王之气!

李去疾看着朱标,也是忍不住在心中喝了一声彩。

(漂亮!)

(真是孺子可教!)

(老二这悟性,绝了!)

他想起了后世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

一个湾湾的年轻人,和一个内蒙古的哥们在网上聊天。

聊着聊着,湾湾青年就开始“圣母心”泛滥了。

他痛心疾首地对内蒙古哥们说:

“唉,你们好可怜啊,为了发展经济,你们的草原文化都被破坏了,都不能像祖先那样骑马射箭,自由地游牧了!”

那语气,充满了廉价的同情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结果,直接把那个内蒙古哥们给整破防了。

内蒙古哥们当场就回怼了过去:

“去你x的!我们少数民族就活该一辈子住蒙古包,天天吃风沙?我们就t不配住楼房,不配开汽车,不配用手机,不配过上现代化的好日子吗?!”

李去疾每次想起这个段子,都觉得无比经典。

什么是文化自信?

这就是!

当你的国家强大到能让每一个国民,都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生活感到自豪时,任何试图用“保留你落后的异域风情”为名的所谓“同情”,都显得像个笑话。

真正的文化吸引力,从来不是靠嘴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地干出来的!

啪!啪!啪!

李去疾忍不住,由衷地为朱标鼓起了掌。

“老二,说得太好了!”

“这,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得到了大哥的肯定,朱标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而朱元璋、朱棣等人,也从朱标那番话的震撼中回过神来,脸上写满了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原来先生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最终想教给他们的,是这个道理!

不是教他们阴谋诡计,而是教他们走煌煌正道!

然而,就在众人心潮澎湃之际,一个弱弱的声音,又一次响起了。

是老三朱棡。

他眉头紧锁,脸上带着几分犹豫和不确定。

“先生……”

他小声地问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这真的能做到吗?”

“让那些桀骜不驯的草原人,心甘情愿地向往我们,甚至想融入我们……这比直接打败他们,还要难上百倍吧?”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让刚刚燃起的热血,又冷却了几分。

是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听起来,太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了。

李去疾闻言,却笑了。

“难吗?”

他看着众人,缓缓说道:“不难。”

“因为,就在大明之前,就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就有一个王朝,做到过。”

“而且,做得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辉煌,还要伟大!”

朱元璋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这些年一直在看各种书给自己补充知识,特别是史书,所以听到这话后,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先生说的是……大唐?!”

“没错。”李去疾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神往。

“万国来朝,四夷宾服,这八个字,可不是史书上吹出来的。”

李去疾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问题。

“我问你们,你们可曾听说过……河湟‘归义军’?”

“还有……安西‘白发兵’?”

归义军?

白发兵?

朱元璋父子几人面面相觑,连旁边的马皇后也是一脸茫然。

这些名词,他们完全没听说过。

李去疾看着他们懵懂的表情,这才回过神。

他忘了。

现在,是洪武二年。

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被吐蕃占据,唐朝与西域的联系被彻底切断。

河湟归义军是晚唐时期,沙州人张议潮率领当地汉民、胡人起义,驱逐吐蕃,光复河西十一州,重新归附唐朝的英雄部队。

而安西白发兵,更是指那些被隔绝在西域,孤军坚守数十年,直到满头白发,依旧心向大唐的安西都护府将士。

洪武二年,距离那些事,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

这些悲壮而伟大的史诗,因为战乱和隔绝,大部分记录都已经失传了。

后世,也是因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才让这些被历史尘封的英雄,重见天日。

眼前这些人不知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李去疾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他一定要将这些故事,告诉眼前这些人。

让他们知道,六百年前的华夏,曾经创造过何等伟大的奇迹,拥有过何等不屈的灵魂!

“你们不知道,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