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复式记账法(1 / 2)

李去疾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统一标准。”

“现在大明朝各地的账本,五花八门,记账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别说用电报传了,就是把账本原封不动地拿到户部,那帮官老爷光是看懂,就得花上半天功夫。这效率,太低了!”

“这也是导致‘空印’做法出现的最关键原因之一!”

“如今的税收主要是粮食,粮食在税收和运输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诸如如粮食霉变、漕运沉船、鼠雀啃食之类的事情,损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从地方州县将税粮运到指定的京师或边防仓库,长途跋涉,损耗率也不会相同。”

“对于这种‘起运时’的数字和‘仓库验收时’的数字之间的差异,因为各地记账方式不同,朝廷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被公开允许的报销或核销流程。”

“于是就出现了‘空印’。”

“预先带好盖好官印的空白账册,到户部核对后,再按实际验收数字填写。这样,从文书上看,账目和仓库接收数就完全一致了。”

“所以,必须,也必然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套统一的、标准化的记账方法!”

朱元璋听到这里,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他之前也想过要统一,但一来工程浩大,二来,也没找到一个足够简单,又足够好用的法子。

“先生此言,可谓一针见血。”朱元璋沉声开口,脸上的表情却不像李去疾预想的那样豁然开朗,反而拧成了一个疙瘩,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看着李去疾,声音里透出疲惫。

“可这事……难啊!”

“太难了!”

朱元璋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口气里,仿佛吐出了千斤的重担。

“大明如今疆域何其广阔?北至关外,南抵交趾,数千个州府,上万个县衙,各地风物、产出、税制,皆不相同。”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在桌子上随手划过,像是在勾勒一幅巨大的疆域图。

“南方的鱼米之乡,税赋是稻谷;北地的旱田,交的是麦子;沿海州县有盐税,西北边关是茶马交易。这还没算上各种杂七杂八的商税、矿税……”

“情况如此复杂,如何能用一套账本,就管尽天下之事?这账册的格式,要怎么定?定细了,南方用不了北方的;定粗了,又给了那些贪官污G空子可钻!”

他越说,情绪越是激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让他夜不能寐的御书房。

“皇上不是没想过!皇上颁布的《大明律》,还有那《诸司职掌》,里面哪一条不是在强调钱粮账目要清晰?可那都是大规矩!真要细到每一笔账怎么记,每一个数字怎么填,为全国成千上万的衙门制定出一刀切的格式……那要何年何月?”

他看着李去疾,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和焦躁,那是一种面对着一个巨大而臃肿的帝国机器,却无从下手的挫败感。

“先生这法子,就像是那空中楼阁,看着是真好,可咱……够不着啊!”

旁边的朱棣几人,听得也是连连点头。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叫“统一标准”,但父皇说的这些,却是实实在在的治国难题。

他们头一次发现,原来当皇帝,不只是在地图上指点江山那么简单。

一时间,整个小院的气氛,都因为朱元璋这番话,而变得凝重起来。

然而,李去疾听完,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甚至还悠闲地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

这副气定神闲的模样,看得朱元璋心里直冒火,又不敢发作,只能干瞪眼。

终于,在老朱同志快要憋出内伤的时候,李去疾放下了茶杯。

“马大叔。”

“嗯?”朱元璋从鼻子里哼出一个字。

“您说的这些难题,都对。”李去疾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朱元璋的脸色稍缓,心想你总算知道这事的难处了。

谁知,李去疾话锋一转,嘴角翘起一个微妙的弧度。

“但您之所以觉得难,之所以觉得这是个空中楼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落在朱元璋那张充满困惑的脸上,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那是因为,你们现在用的记账法,从根子上,就是错的!”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朱元璋整个人都僵住了,眼睛瞪得像铜铃!

错的?

从老祖宗传下来,用了几百上千年的记账方法,竟然是错的?

这……这简直是颠覆三观的言论!

“先生……”朱元璋的声音都有些发颤,“此话……何解?”

李去疾笑了。

“我这里,倒是有个新法子。”

李去疾身体微微前倾,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用上这个法子,管他南边种稻,北边种麦,管他卖盐还是贩马,全天下,只需要一套账本,就能把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账目两相核对,分毫不差。谁若是想在里面做手脚,一眼就能看出来!”

“届时,别说是小小的空印案了,整个大明的财政,都将如掌上观纹,再无半分猫腻可言!”

李去疾的这番话,再次让朱元璋目瞪口呆!

如掌上观纹!

再无半分猫腻!

这……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境界吗?!

朱元璋的呼吸瞬间变得无比粗重,他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因为动作太大,差点把桌子都给掀翻。

“什么法子?!”

“先生快说!到底是什么神仙法子?!”

李去疾看着他这副失态的模样,心中暗笑,脸上却是一片风轻云淡。

他伸出两根手指,在朱元璋面前,轻轻比划了一下,然后,缓缓吐出了四个字。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朱元璋嘴里咀嚼着这四个字,每一个字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却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和困惑。

他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这词儿,他听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