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去疾的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脸上,却依旧维持着一副“哦?是吗?有点意思”的平静表情。
他甚至还有闲心,招呼着众人,到工坊的休息区坐下来说话。
不能慌,绝对不能慌!
人设不能崩!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表现得云淡风轻,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领着众人在休息区的小院子里坐下,看着朱元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用一种带着几分好奇的语气,问道:
“马大叔,您说的这个‘空印’,到底是怎么回事?听起来,好像很严重的样子?”
朱元璋见李去疾似乎对此事一无所知,心里那点把他当成“谪仙人”的敬畏感,稍微淡了那么一丢丢,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你看,这凡间之事,你也有不懂的吧”的微妙优越感。
他叹了口气,也没隐瞒,便将李善长当初跟他汇报的那些话,原原本本地,给李去疾复述了一遍。
从地方官吏为了应付户部核查,不得不携带空白文书上路的无奈。
到这“潜规则”如何一步步演变成贪腐的温床,让无数官员在里面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再到他这个“皇帝”,面对这等挖空国库的蛀虫,是如何的愤怒,如何的想要杀之而后快。
他讲得声情并茂,把“皇帝”塑造成了一个爱民如子,却又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但又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只能投鼠忌器的……绝世明君。
李去疾听着,心里那叫一个明镜似的。
原来如此。
难怪朱元璋宁愿把那些能开疆拓土的大杀器往后放,也要优先把这“千里传音”的神器给搞出来。
这位“皇帝”,是想用“电报机”,来解决“空印案”这个烂摊子啊!
是想用技术的进步,来填补制度的窟窿!
我靠,可以啊,老朱!
果然能当开国皇帝的都不是蠢人,这思想还挺与时俱进的嘛!
李去疾在心里,默默地给朱元璋点了个赞。
随即,他心里那点因为“蝴蝶效应”而产生的慌乱,也瞬间烟消云散了。
怕个屁!
这事儿,是坏事吗?
不!
这他娘的是天大的好事啊!
是送上门来的,刷好感度,薅羊毛,啊不,是为国分忧的机会啊!
历史上的空印案,朱元璋是怎么处理的?
简单粗暴,一杀了之。
虽然震慑了官场,但也错杀牵连了不少人,留下了千古骂名。
可现在,不一样了!
有我这个开了上帝视角,还掌握着超越时代技术的“仙人”在,这桩案子,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更高级,更文明,也更彻底的解法!
想到这里,李去疾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看着还在那儿唉声叹气,感叹着“忧国忧民好皇帝”的马大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马大叔。”
“嗯?先生有何高见?”朱元璋抬起头,一脸的期待。
“我大概,明白皇上的意思了。”李去疾点了点头。
“皇上是想用我这‘电报机’,让地方的账目,能够瞬息传到京城,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这‘空印’之弊,对吧?”
“正是!正是啊!”朱元璋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先生真乃神人也!一语中的!皇上就是这么想的!”
他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看看,什么叫默契?这就叫默契!
咱还没说呢,先生就已经把咱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然而,李去疾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他那颗火热的心上。
“想法,是好想法。”
李去疾看着朱元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但是……”
他拖长了声音,悠悠地说道。
“马大叔,恕我直言。”
“光靠一个‘电报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甚至,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什么?!
光靠“电报机”,解决不了问题?
甚至……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朱元璋脸上的激动,瞬间凝固。
他呆呆地看着李去疾,那眼神,就好像一个好不容易在沙漠里找到了水源的旅人,刚喝了一口,却被告知这水里有剧毒。
这……这怎么可能?!
在他看来,“电报机”这种能“千里传音”的神器,简直就是为了解决“空印案”而量身定做的!
只要信息传递的速度够快,快到让那些官员们没机会做假账,那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这怎么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先生,此话……怎讲?”朱元璋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不怕问题难解决,就怕连“仙法”都解决不了。
那他大明朝,可就真的没救了。
李去疾看着他那副快要急出心脏病的模样,心里一阵好笑。
土包子。
到底还是土包子。
你和那位皇帝的思维模式,虽然因为我的存在,领先了时代,但你们的配套设施没跟上啊。
他决定,得给这位“皇帝”上一堂更加深刻的,关于“制度建设”的bA课程了。
“马大叔,您别急,听我慢慢跟您说。”
李去疾示意他坐下,然后伸出了一根手指。
“您想啊,这‘空印’之弊,根子在哪儿?”
“表面上看,是因为路途遥远,信息不通。所以,您觉得,只要把信息传递的速度提上来,问题就解决了。”
朱元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没错,他就是这么想的。
“可您有没有想过,这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李去疾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朱元璋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