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孙权这次金融改革,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可蜀汉的‘直百五铢’呢?”
“被废除了吗?”
这一问,直接把刘伯温给问傻了。
废了……吗?
他脑子里的史料飞速闪过。
从刘备入蜀,到诸葛亮治蜀,再到姜维北伐,一直到蜀汉灭亡……
好像……好像还真就没废!
那玩意儿,虽然不知道当时老百姓是怎么评论的,但它确确实实,作为蜀汉的法定货币,一直流通到了蜀汉政权完蛋的那一天!
这……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不要脸地印大钱,凭什么孙权就玩脱了,刘备和诸葛亮就能一直玩下去?
刘伯温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只是本能地将所有“虚钱”,都归为“恶政”,然后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可现在被李去疾这么一问,他才惊恐地发现,垃圾堆里,竟然还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
朱元璋也懵了。
对啊!
都是印钱,怎么一个一下子就把自己玩死了,另一个,又是南征孟获,又是六出祁山,几十年都没被废除?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
看着两人那一脸“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学过的历史是不是假的”的懵逼表情,李去疾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跟聪明人聊天就是带劲,不用费劲巴拉地解释基础概念,直接上干货,看他们自我怀疑,看他们怀疑人生,这感觉,比在自己院子里数钱还过瘾!
“想不明白?”
李去疾笑了笑,端起茶杯。
“我再给你们提个醒。”
“刘巴,这个人,你们怎么看?”
刘伯温一愣,下意识地回答:“大才!可惜……可惜品行有亏,且死得太早。”
在传统儒家士大夫眼里,刘巴这种帮着君主“搜刮民财”的酷吏,名声向来不怎么好。
李去疾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蜀汉那个叫刘巴的,真是个天才,可惜死得太早了。”
“要是刘巴能多活二十年,在蜀汉专门负责搞经济金融……”
李去疾顿了顿,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惋惜。
“后来诸葛丞相,那真是又当爹又当妈,事必躬亲,又要北伐,又要治国,又要劝课农桑,实在没精力再把这套金融玩法给升级一下了。”
“不然,说不定真能靠着这套玩法,用经济战就能和曹魏拼个旗鼓相当。那可比六出祁山省劲多了。”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心头一震!
他们被李去疾描绘的那个画面,震撼得头皮发麻!
一个搞钱的刘巴,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能让国力孱弱的蜀汉,和曹魏旗鼓相当?
这……这已经不是妖术了,这是神迹!
“先生!”刘伯温的声音都在发颤,“这……这究竟是为何?!”
他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这个答案,不仅关系到他对历史的认知,更关系到大明的未来!
李去疾放下茶杯,终于图穷匕见。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思路就不一样。”
“吴国孙权,他印大钱,想的是怎么用一张纸,从老百姓口袋里,换出更多的铜钱来。他的眼睛,盯的是老百姓的口袋。”
“而蜀汉刘巴,他不一样。”
李去疾伸出一根手指,在桌上轻轻一点。
“他想的,从来都不是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
“他想的,是如何让市场上,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花’!”
“一个是为了敛财。”
“一个是为了流通!”
“你们说,这能一样吗?”
“而刘巴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意识到钱最大的作用是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