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北伐,“火囊云霄辇”不只是能侦查,更是能飞在天上,压着草原人打。
但草原人要逃,“火囊云霄辇”就没办法了。
朱元璋不由轻轻拍了拍脑门。
是这个理。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蒸汽装甲车正面对抗绝对无敌,但想追击敌人可就力不从心了。
他这个儿子,脑子……转得比他这个当爹的还快!
院子里的气氛,从狂热,瞬间掉到了冰点。
所有人都看着朱棣,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眼神里充满了复杂。
这小子,简直就是天生的将才!
他一下子就考虑到了,战场上最实际,最致命的问题!
李去疾看着朱棣,脸上那懒洋洋的笑容,终于彻底消失了。
他看着这个一脸认真的少年,眼神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欣赏。
“不错。”李去疾点了点头,“你说的对,追不上,是个大问题。”
他没生气,反而像是老师遇到了一个会举一反三的好学生,来了兴致。
“车跑不快,追不上。”
“那如果……”李去疾话锋一转,嘴角又勾起那抹熟悉的,带着几分玩味的笑容。
“咱们的‘箭’,能比他们的马跑得还快,还远呢?”
箭?
众人又是一愣。
“确切地说是火铳。现在军中也在用。”
“但如今的火铳,打得不够远,装填又慢,威力也小,有时候连层甲都打不穿,纯粹就是听个响,吓唬人,还不如弓箭。”
朱元璋和常遇春同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
李先生说的是实话。
如今的火铳,确实就是这么个鸡肋玩意儿。
“但是,如果我能让这东西,脱胎换骨呢?”李去疾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
“让它的重量变轻,一只手就能轻松拿起。”
“让它的射程,达到一百五十步,甚至两百步开外!让训练有素的士兵,一分钟之内,可以打响三到四次!让它射出的弹丸,在百步之内,可以轻易击穿草原骑兵的身体!”
“嗡——”
如果说刚才的“装甲车”是震撼,那现在李去疾描绘的这种“新式火铳”,对于常遇春这样的沙场宿将来说,就是一道真正的天雷!
两百步的射程!
这是什么概念?
寻常的弓箭手,能开硬弓射到百步之外,就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两百步,意味着你的弓箭完全够不到我,我就已经能把你打成筛子了!
一分钟打三四次!
这意味着,当敌人的骑兵出动,试图冲到阵前时,迎接他们的,将是一面由弹丸组成的,密不透风的死亡之墙!
朱元璋的拳头,再一次攥紧了。
他的脑子里,已经没有了什么钢铁洪流。
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身穿大明军服的骑兵,手持着这种神兵利器,一边驰骋在草原上,一边冷静地射击。
远处,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草原骑兵带着绝望拼命逃跑,却如下饺子一般,一片片地倒下。
血流成河。
尸积如山。
这……这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的办法!
成本低,见效快,而且,完全抓住了游牧骑兵的命门!
朱元璋猛地看向朱棣,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老四,这次,你总没话说了吧?
朱棣的眼中,也确实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个……似乎可行!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朱棣会像他二哥三哥一样,纳头便拜,高呼“学生心服口服”的时候。
朱棣,在短暂的激动过后,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竟然又慢慢地,黯淡了下去。
他……
他居然又摇了摇头。
“先生,这距离是够远了,但我觉得……这样的威力还是不如天雷。”
啥玩意儿?
还不够?
这回,不光是朱元璋和常遇春,就连刘伯温都懵了。
这四殿下……到底想干什么?
装甲车,你嫌慢。
射程两百步的火铳,你还嫌威力不够?
你到底想要什么?难道真要先生给你弄一道天雷下来才满意吗?
李去疾是真的有点无语了。
看着一脸“我不是来找茬但我真的觉得不行”的朱棣,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这小子,是孙猴子转世吗?专门跑来为难我这个菩提老祖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他算是看明白了。
这马四,就是奔着毁天灭地来的!
“行吧。”
李去疾往躺椅上一瘫,摆了摆手,一副“我服了你”的表情。
“我想想……要简单,要距离远,还要能还要能把人炸上天,轰成渣……”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在场的所有人。
“马四。”
李去疾忽然坐直了身子,目光锁定在朱棣身上,脸上带着一种神秘又古怪的笑容。
“你知道……‘二踢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