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140章 北伐归来,常遇春鬼门关走一遭

第140章 北伐归来,常遇春鬼门关走一遭(2 / 2)

还把刘伯温也给派了过去,千叮咛万嘱咐,让他看好常遇春。

可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陛下。”

一个沉稳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刘伯温一袭青衫,风尘仆仆,走了进来。

朱元璋手里的茶杯微微一晃,他放下杯子,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急切。

“老刘,你可算回来了。”

他没问战况,没问捷报,劈头盖脸就是一句。

“遇春呢?”

刘伯温躬身行礼,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既有喜悦,又有后怕。

更有深深的、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淹没的震撼。

这一路回来,他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常遇春倒下的那一幕,和李先生的预言分毫不差。

他刘伯清一生所学,观星卜卦,奇门遁甲,自认已是天下顶尖,

可在那位李先生鬼神莫测的手段面前,简直如同萤火之于皓月,不值一提。

“托陛下洪福,大军得胜,已克元上都开平府!”

“咱问你遇春!”朱元璋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刘伯温身子一震,不敢再卖关子,连忙道:“常将军……无碍。只是……”

“只是什么?你他娘的倒是说啊!”朱元璋急得几乎要跳脚。

刘伯温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回忆什么极其凶险的场面。

“大军攻克开平,凯旋途中,常将军纵马狂奔,心情激荡,于军前卸甲,意欲痛饮。谁知,就在卸甲之后,被晚风一吹,人……突然就倒了。”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卸甲风……”他喃喃自语,这两个字,他听过太多次了。

多少猛将,不是死在刀口之下,而是死在这凯旋之后的一阵风里。

“当时,将军人事不省,浑身滚烫,军中人人束手无策。”刘伯温继续道,“幸亏……”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朱元璋。

“幸亏陛下提前做好安排,派了两位御医随行!也幸亏臣一直记着陛下临行前的嘱咐,不敢让将军过度劳累,一见他倒下,便立刻温水擦拭,辅以汤药……这才,这才将将军从鬼门关前,给拉了回来。”

呼——

朱元璋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那口气又长又浊,仿佛将胸中所有的郁结都吐了出去。

他一屁股坐回龙椅,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过了许久,他才沙哑着嗓子问:“那……他现在人怎么样了?”

刘伯温的脸上露出一丝惋惜。

“性命是保住了。只是,经此一劫,元气大伤。两位御医说,将军日后……怕是再也无法做纵马驰骋这等剧烈之举了。”

不能再打仗了。

这对一个视沙场为生命的猛将来说,是何等的残酷。

暖阁内,一片死寂。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脸上看不出喜怒,最后,却缓缓地笑了。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如释重负的笑。

“活着就好。”

他端起茶杯,稳稳地喝了一口。

“只要人还活着,比什么都强。”

刘伯温看着眼前的皇帝,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路上,他亲眼见证了那匪夷所思的预言变成了现实,若不是他亲身经历,打死他也不信,这世上竟有如此神人。

他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没忍住,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

“臣,有一不情之请。”

“说。”朱元璋心情正好。

刘伯温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敬畏和狂热,那是一种学究见到毕生追求的真理时才会有的光芒。

“就是出征前已经和陛下说过的。”

“那位……算出常将军此劫的李先生……臣斗胆,恳请陛下,能让臣见上一面。”

“臣的毕生所学,在他面前,不过是瓦砾之于泰山。若不能见他一面,请教一二,臣恐怕此生都将寝食难安!”

朱元璋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看着刘伯温,只见这位一向算无遗策,智计冠绝天下的谋主,此刻脸上竟带着一种近乎于信徒般的虔诚。

他正想开口说点什么。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小黄门快步走了进来,跪在地上,声音清亮。

“启禀陛下!”

“鄂国公,常遇春,于殿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