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成功试飞(1 / 2)

王敏功张着嘴,呆呆地看着陶成道,脑子里一片空白。

陶成道说的这些东西,《说明书》上根本就没有啊!

这个疯子……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而朱元璋看向陶成道的眼神,第一次带上了真正的审视。

他原本并不喜欢陶成道。

却没想到,这居然也是个人才!

一居然能将这些要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他的声音,不禁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最后一题!”

“若在空中,火口熄灭,备用火石亦无法点燃,球囊出现破损,又遭遇强风,此时当如何自救?”

这个问题,问得所有人都心头一紧。

这几乎就是宣判了死刑!

王敏功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说明书》上确实写了这几种情况的应对方法,但同时出现,那解决之法,几乎等同于听天由命!

然而,陶成道却依旧平静。

他甚至闭上了眼睛,仿佛在感受着那想象中的绝境。

片刻后,他睁开眼,目光清澈如洗。

“陛下,此题无解,亦有解。”

“说!”

朱元璋向前踏出一步,声如洪钟。

“无解,是因人力有时而穷,天威难测。”

“有解,则在人心。”

陶成道伸出一根手指。

“其一,在升空之前,便要将最坏之境况,告知所有同乘之人。生死与共,方能临危不乱。”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球囊之内,尚有余温。即便球囊破损,会不断下降,却非即刻坠落。此间,便是生机所在。”

“此时,主事之人,不可有丝毫慌乱。需立刻判断高度、风速、风向,利用球囊最后一点浮力,如驾驭无帆之舟,尽力操控方向,寻找下方有无江河、湖泊、密林等可缓冲之地。”

“最后……”

陶成道的声音顿了顿,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将身上所有重物抛下,以求片刻之缓。而后,听天命,尽人事。”

“若能落于水中或林间,或有一线生机。”

“若下为山石平地,则……粉身碎骨,亦无怨尤。”

他说完,整个空地上一片死寂。

针落可闻。

王敏功瘫坐在地,面如死灰。

他输了。

输得体无完肤。

他终于明白,自己和陶成道的差距,不在于记性,而在于一种……他无法理解的东西。

那是一种面对未知,面对死亡时,依旧能够保持绝对理智与清醒的强大心智!

朱元璋看着陶成道,久久没有说话。

“好!”

朱元璋仰天大笑,声震四野。

“好一个听天命,尽人事!”

他走到陶成道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等下试飞,由你主理!”

“王敏功,为副手,一切听从陶成道指挥!”

“臣……遵旨!”王敏功挣扎着爬起来,声音略显苦涩,可也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钦佩。

陶成道向朱元璋一揖,随即转身,走向了那个巨大的热气球。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痴狂的光芒,那是一种即将触碰到天空,拥抱梦想的炙热。

朱元璋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的豪情壮志,如同那即将被点燃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

“轰——”

一声闷响,巨大的火口猛地喷出一道丈余长的赤色烈焰。

咆哮声如巨兽苏醒,在空旷的场地上激起回音。

原本瘫软如一滩烂泥的巨大球囊,像是被瞬间注入了蛮横的生命力。

它开始鼓胀,颤动,然后,缓缓地,抬起了它那遮天蔽日的头颅。

空气中,桐油燃烧后的独特气息,霸道地钻入每个人的鼻腔。

王敏功站在吊篮的另一侧,双手死死抠着藤条编织的篮筐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手心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的视线,仿佛被磁石吸住,死死地黏在那一团不断升腾、扭曲的火焰上。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似乎下一刻就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而他身边的陶成道,却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

偶尔伸出手,微调一下火口的阀门,动作精准而稳定,没有一丝一毫的颤抖。

他的眼神专注,沉静,仿佛眼前这头择人而噬的火焰巨兽,不过是他掌中的一只温顺羔羊。

陶成道的镇定,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恐惧隔绝开来,让王敏功那颗狂跳的心,竟也奇迹般地,稍稍安稳了半分。

不远处的高台上,朱元璋负手而立。

他仰着头,望着那个即将挣脱大地束缚的庞然大物,龙袍下的指节,早已攥得发白。

他在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可那微微颤抖的胡须,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与紧张。

刘伯温与李善长分立其后,两位开国文臣之首,此刻也忘了言语,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终于。

当巨大的球囊膨胀到极限,发出一声令人牙酸的绷紧声后——

整个吊篮,猛地一震!

脱离了地面!

离地一寸。

离地一尺。

离地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