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安仁的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正顺着苍老的皱纹缓缓滑落。
大殿内的空气,似乎都因为两位大将军的炽热幻想,而变得燥热起来。
而朱元璋目光,一直凝视着单安仁。
那灼热的,充满期待的目光,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骤然压在了单安仁的肩上。
“单爱卿。”
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单安仁的身子猛地一颤,那股燥热感瞬间被一股透骨的寒意取代。
他连忙躬身,声音都有些发紧。
“臣……臣在。”
朱元璋微微皱眉。
“天德和伯仁的设想,你也听见了。”
“这‘火囊云霄辇’,若是能与‘千里窥天镜’相配,对我大明而言,意味着什么,你应该也清楚。”
“咱现在就想知道,这能载人上天的仙器,工部……到底能不能造出来?”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单安仁的心口。
他嘴唇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能造出来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魔咒,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身后的徐达和常遇春,目光也齐刷刷地投了过来,那两道目光里,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渴望与催促。
单安仁只觉得喉咙发干,背后官服下的里衣,已经被冷汗浸透,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说不出的难受。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上次那样推脱了。
皇帝手中的望远镜,已经证明了,大皇子殿下说的“仙器”,确实是能造出来的!
扑通!
单安仁心一横,双膝一软,直接跪倒在地。
“陛下!”
他以头触地,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沙哑。
“臣……无能!”
此言一出,徐达和常遇春脸上的狂热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错愕。
怎么会?
连千里眼这种从未有过先例的神物都有了,
一个大号的“孔明灯”,怎么就造不出来了?
朱元璋的笑容,也终于彻底消失了。
他没有发怒,只是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老臣,眼神深邃。
“为何?”
他淡淡地问道。
“说说理由。”
单安仁知道,今日若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恐怕就不是请罪那么简单了。
这几天,他已经上报过一次,但只是说了材料难找,没说具体情况。
这次,一定要说得足够清楚。
他定了定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尽量清晰的言语回道:
“回陛下,非是工部众匠人懈怠,实乃……此物所需之材,太过苛刻,遍寻天下,亦难寻得。”
他抬起头,苍老的脸上满是苦涩。
“陛下所言之‘火囊云霄辇’,其关键在于那个巨大的‘火囊’。”
“此囊,需同时满足四点。”
“其一,要足够轻便。唯有轻,方能被囊中热气带上天空。”
“其二,要密不透气。若处处漏风,热气存不住,便如竹篮打水,白费力气。”
“其三,要足够坚韧,热气膨胀,不足够坚韧,囊破人亡”
“其四,也是最难的一点,要防火。”
“火源就在其下方,稍有不慎,亦是囊毁人亡,万劫不复!”
单安仁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徐达和常遇春也渐渐听明白了。
轻便、密封、坚韧、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