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陛下今天转性了?(1 / 2)

赶回紫禁城,时间已经接近傍晚。

但朱元璋没有休息,匆匆吃了晚饭,就带着着朱标赶到文华殿,准备召开了一个小朝会。

召集参与朝会的人很少,但都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标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叔伯。”

“这位是信国公徐达!字天德!”

“中书省右丞相!也是咱的征虏大将军!”

“这位是鄂国公常遇春!字伯仁!”

“中书省平章政事!是我大明第一猛将!”

“这位是宣国公李善长!字百室!”

“中书省左丞相!一直是他帮咱处理政务。”

“这位……是‘吾之子良’刘基!字伯温!”

“太史令,正在帮咱修订历法!”

“同时还是御史中丞,主管监察院!”

“监督百官!可直奏咱这皇帝,不受中书省节制!”

“几位!”

“标儿因为某些原因失忆了,所以咱帮他介绍一下!”

“标儿就不用咱介绍了吧?”

“他小时候,你们当中还有人抱过他!”

“这才三年时间,你们不会认不出来了吧?”

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很小就开始了。

在他小时候,就带着他和自己的心腹见面,培养感情。

甚至,刘伯温还给朱标讲过课,算是朱标的半个启蒙老师。

而这次微服私访,朱元璋对自己的行程严格保密。

但特意派人四处散播了自己的目的:

带回嫡长子朱标!

当初他当吴王时,那个9岁被立为世子的朱标!

此外,朱元璋特意选择了文华殿作为这次小朝会的地点!

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事情。

朱元璋以前只在三个地方进行过朝会。

奉天殿!

举行大朝会,宣布重要诏令。

华盖殿!

日常议政区域,召集丞相和六部官员商议要务。

武英殿!

机密区域,用于接见心腹大臣。

而文华殿,当初修建时,朱元璋预定的作用是太子东宫!

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四人都不是蠢人。

就连不喜欢动脑子的常遇春,在进入文化殿前也有了心理准备。

可在见到朱标的时候,常遇春还是无法忍住激动的情况。

常遇春直接“扑通”一下跪倒地上,声震殿梁:

“世子殿下!”

“您终于回来了!”

“不然俺老常真是死不瞑目啊!”

常遇春这个铁塔般的汉子,不由泪目。

朱标急忙上前搀扶,说道:

“常叔,当年您在外征战。”

“我遇到危险又不是您的错。”

“请不要自责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已经和他说了很多事情,虽然没完全恢复记忆,但足够他了解这些人了。

徐达上前,一起扶起常遇春,又朝着朱标恭敬行礼,感慨着说道:

“皇长子殿下!”

“三年不见,身体居然这么壮实了!”

“咱们大明也必然像你这身子骨一样,越来越兴旺!”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跟着行礼,恭贺道:

“真乃天佑大明!”

四人都十分默契,没有询问朱标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李善长用余光看了一眼朱元璋,随即说道:

“陛下!”

“既然皇长子归来。”

“不如选一良辰吉日!”

“册封太子!”

刘伯温立即跟附和道:

“臣附议!”

徐达和常遇春愣了一下,也跟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