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乐师似乎想强撑,却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手中的玉埙,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昏死过去!
“啊!”有采女吓得尖叫起来。
“肃静!”主考的宦官脸色一沉,厉声喝道,立刻有侍卫上前将那昏倒的乐师拖下,并迅速清理现场。
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已经发生,乐礼考核被彻底打断。瑶台上的气氛变得极其尴尬和凝重。在如此重要的宫廷场合,出现乐师呕血昏厥之事,被视为极大的不祥与失仪。负责乐礼安排的教坊司女官吓得跪伏在地,浑身颤抖。
考官们的脸色都很难看。这意外不仅扫兴,更可能被解读为某种不吉的预兆,若传扬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之际,虞璎却微微蹙眉,她方才离那乐师不算太远,隐约闻到那乐师吐血时,空气中弥漫开一丝极淡的、异常辛涩的气味,这并非普通急症或旧伤复发的迹象。
她深吸一口气,忽然起身,走到台中央,对着考官们敛衽一礼,声音清晰却不高,足以让在场众人听见:“诸位大人,臣女妫姓虞璎,略通药石。方才观那乐师气色骤变,呕血昏厥,其血味辛涩异常,似是误食或沾染了某种燥烈伤脉之物,以致气血逆冲,突发恶疾。此事恐非寻常病痛,或是无心之失,还请大人明察,以免惊扰圣听,亦免教坊司蒙受不白之冤。”
她这番话,巧妙地将事件定性为“意外”或“误食”,而非“不祥”,既点出了可能的原因,又给了考官们一个彻查并妥善处理的方向,同时为吓坏了的教坊司女官说了句话。
考官们一愣,相互对视一眼。那司礼监太监深深看了虞璎一眼,沉吟片刻,道:“你所言可有依据?”
虞璎垂首:“臣女不敢妄断,只是闻其血气有异,故大胆揣测。大人可速召太医查验,便知分晓。”
“准。”太监立刻下令,“速传太医署当值太医前来!封锁乐府相关人员,彻查今日饮食器具!”
有了调查方向,场面很快被控制住。考核无法继续,采女们被严姑姑带领着,安静地退离瑶台。
回去的路上,所有采女看虞璎的眼神都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嫉妒或审视,而是多了几分惊异、探究,甚至一丝敬畏。在那种突发情况下,她能迅速镇定下来,凭借专业知识发现疑点,并勇敢站出来提出见解,化解僵局,这份冷静、胆识和能力,远超寻常采女。
姬瑶看着虞璎的背影,眼神愈发冰冷,袖中的手微微握紧。这个妫姓旁系女,一次又一次地出乎她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