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都初临(1 / 2)

官船沿妫水南下,汇入滔滔黄河,继而转向西行,直指九州中心的冀州。

这一段水路,对虞璎而言,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远比妫水河流域壮丽千百倍的画卷。河面变得极为宽阔,水势浩大,千帆竞渡。

除了如她所乘的氏族官船,更有庞大的官家漕运船队、装饰各异的大型商船、以及不少悬着百家学宫或佛道宗门旗帜的舟楫,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两岸景致亦不断变换。富庶的城镇村落星罗棋布,广袤的农田阡陌纵横,其间可见高大的水车缓缓转动,引水灌溉——这多是姒姓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偶尔还能远眺到雄伟的关隘城墙,或是建于名山之上、香火鼎盛的道观佛寺。

同船的多是青州其他世家选送的秀女,大多出身嫡系,矜持而高傲。她们自幼受到更严格的教养,言谈举止间自带一股优越感。初时,她们见虞璎来自旁系,衣着也不算顶华丽,或多或少有些轻视。

但虞璎谨记母亲和那位老女官的教导,言行得体,不卑不亢,加之她容貌本就清丽脱俗,资质又佳,渐渐倒也无人敢轻易小觑。她大多时间独处舱室静修,或是凭栏远眺,默默观察着一切,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

航行十余日,船队抵达黄河沿岸一处重要枢纽——兖州巨鹿郡码头。此地已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来自兖州、徐州乃至部分豫州的秀女车队在此汇聚,由大批神朝禁军护送,组成更为庞大的队伍,改走陆路官道,继续向神都进发。

马车颠簸,但虞璎却无暇抱怨。她掀开车帘一角,好奇地打量着外界。官道宽阔平坦,可容八骑并行,以灵土混合灵糯米汁夯实,坚硬如石——这是嬴姓负责的交通体系的一部分。沿途驿站繁多,供应食宿,传递文书,效率极高。

越靠近冀州核心,气氛越发肃穆庄重。巡逻的甲士明显增多,盔明甲亮,气息精悍,显然皆是修为不低的武者。天空之中,偶尔竟能看到御器飞行的修士掠过,或是小型飞舟穿梭于云层之间,那是神朝官员或百家、佛道的高人出行。

这一切都让虞璎深切感受到神朝中心的磅礴气象与深不可测的实力。

终于,在离开妫水族地近一月后,在一个朝霞满天的清晨,车队驶上一处高坡,远方地平线上,一座无比恢弘雄伟的巨城,赫然映入眼帘!

那便是神都!

城墙高耸如山岳,绵延不知几百里,墙体呈玄黑色,在晨曦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冷硬光泽,据说掺入了炼器材料,坚固无比,可抗大妖攻击。城头旌旗招展,甲士林立,巨大的弩炮和符文法阵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