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声音沉稳而有力:“即日起,成立‘镇海司’,由袁师、李师总领,窦卿副之,专司调查、研究、应对一切与归墟相关之事。静尘先生、张先生可为客卿,如意可入司学习历练。这蜃龙珠,便暂由镇海司保管研究,看能否从中找出克制甚至利用归墟之力的法门。”
“臣等领旨!”众人肃然应命。成立专门衙司,意味着朝廷将归墟之患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灵剑重光,乃华夏之幸。”李世民目光扫过在场诸人腰间的佩剑,“然剑之真意,在于守护。望诸位善用其力,明辨其心,勿负神器择主之缘。”
他又特意对如意温言道:“如意,你年纪虽小,却身负纯钧,灵性天成,更于符文道纹颇有天赋。日后在镇海司,当好生向袁师、李师及诸位前辈学习,未来可期。”
如意激动得小脸通红,重重跪下:“如意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厚望!”
大事议定,众人告退。李世民独留袁天罡、李淳风,显然还有更深层的话要谈。
走出两仪殿,阳光正好。程咬金和尉迟恭早已闻讯赶来,等在殿外。
“好你个窦老头!跑去南边打妖怪也不叫上俺老程!”程咬金蒲扇般的大手勐拍窦建德肩膀,又好奇地凑近如意,“小子,听说你又立大功了?快跟程伯伯说说,那海底龙宫是啥样?真有美人鱼不?”
尉迟恭虽沉默寡言,却也难得露出一丝笑意,向静尘、张胥颔首致意。
众人相见,自有一番热闹。灵剑之主们历经生死,彼此之间已有一份难得的默契与情谊。
当夜,李世民于宫中设宴,为窦建德等人接风洗尘,亦是庆贺南海平定。宴席虽不算奢华,却格调极高,与会者皆是心腹重臣与灵剑之主。席间,李世民并未过多谈论归墟之险,反而饶有兴致地问起岭南风土人情、海贸物产,展现出一位帝王对帝国疆域与民生经济的深切关注。
宴至中途,忽有钦天监官员匆忙求见,面带惊惶。
“陛下!夜观星象,北辰之星忽明忽暗,光晕带赤,且有微小星孛生于其侧,直指东北!此乃……此乃大凶之兆!主刀兵再起,或……或帝星有扰!”钦天监正声音发颤。
宴席顿时一静。北辰即北极星,象征帝王,其生异变,绝非吉兆。
李世民闻言,却并未动怒,只是放下酒杯,目光平静地扫过殿外璀璨的星空,缓缓道:“星象示警,朕已知之。然天道无常,事在人为。东北……是高句丽旧地,还是更远的靺鞨、渤海?”
他沉吟片刻,忽而微微一笑,笑容中却带着一丝冰冷的锐意:“或许,是有些人见不得大唐太平安宁,又想兴风作浪了。”
他并未多说,只是举杯邀饮,将此事轻轻揭过。但席间众人,尤其是灵剑之主们,皆能感受到陛下那平静话语下蕴含的波澜。北辰异动,绝非小事。
宴席散后,李世民独登高楼,负手仰望星空。那颗帝星依旧闪耀,但其旁那丝微小的、带着血色光晕的星孛,却如此刺眼。
他缓缓抬起手,掌心之中,那缕微缩的轩辕剑影悄然浮现,发出轻微的、却无比坚定的嗡鸣。
“北辰动,妖星现……”他低声自语,“归墟之患未平,人间烽烟又起吗?朕,倒要看看,是何方宵小,敢乱朕的天下。”
剑影微光,映亮他深邃的双眸,那其中,有山河万里,有星辰大海,更有不容置疑的决断与威严。
新的风暴,似乎已在星光的指引下,悄然酝酿。而重光之后的灵剑,亦将迎来新的试炼。
长安之夜,星河璀璨,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