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洛元春展信细读,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了然与赞许。
九曦远在边关,竟能对京中局势与家族处境有如此清醒的认知和深远的谋划,这份敏锐,已远超寻常武将。
翌日朝会,商议北疆善后及抚恤事宜时,洛元春于众目睽睽之下,取出洛九曦的家书,神色坦然又带着几分“家族不易”的感慨,对满朝文武道:“诸位同僚,本官昨日接到舍弟九曦家书,他于战事间隙,仍心系朝廷艰难与阵亡将士家眷,要把洛家这些年赚的银子全部都捐了。我询问了我们家老三,我洛家这些年账面上所余银两,约六十余万。值此国用之际,洛家愿倾尽大半,捐出五十万两白银,助朝廷犒赏三军,抚恤伤亡!另外,洛家在各处的粮行、布庄,也会调集部分物资,优先、平价供应北疆所需,并额外拿出一部分,抚恤战死将士的遗孤家眷!”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五十万两!
如此手笔,如此魄力!
更重要的是,洛元春坦然说出“账面所余六十余万”,主动暴露家底,这份“示弱”与“坦诚”,瞬间将洛家置于一个忠君爱国、毫不藏私的崇高位置!
先前已有大皇子带头捐饷,如今权倾朝野的监国洛元春更是代表家族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暗中嫉妒洛家富贵的大臣们,哪里还敢怠慢?
无论真心还是假意,此刻都纷纷出列表态,或捐银,或捐物,一时间,朝堂之上竟掀起了一股踊跃报效国家的热潮!
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高涨。
北疆,皇帝行营。
当京城这番“争先捐饷”的热潮被快马送至御前时,南月帝览毕,龙颜大悦,连日征战的疲惫仿佛都一扫而空。
他用力拍了拍侍立一旁的洛九曦的肩膀,笑声洪亮:“好!好一个洛九曦!好一个洛元春!你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皆是朕的肱骨,更是通达世事人情的俊杰!哈哈哈哈!”
他心情极佳,看着洛九曦,语气也带上了几分家常的亲切:“九曦啊,朕若是没记错,你媳妇,快要生了吧?”
洛九曦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思念,躬身道:“陛下圣明,臣离京时,内子已有近五个多月身孕。”
“那就是了。” 南月帝颔首,目光扫过帐外苍茫的北狄疆土,语气果断,“眼下北狄元气大伤,三分内乱,已难成气候。剩下的扫尾、驻防、以及与那三个豺狼周旋之事,不必你再亲力亲为。朕意已决,将此间事务,交由镇国公全权负责,另外……”
他顿了顿,目光带着明显的赏识,看向洛九曦:“让你大哥家的那个次子,洛明义,也留下来,协助镇国公处理军务,多加历练。”
皇上此言,意图再明显不过,这是要大力提拔重用洛明义了!
明义那小子,如今正在镇国公麾下效力。
此次大战,他率领斥候营屡立奇功,曾孤身潜入敌后百里,探得阿史那顿兵力部署的关键情报;在黑石城战役中,亦是身先士卒,第一个登上城头,勇武可嘉!
听闻皇上对洛明义的安排,洛九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