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高下立判(1 / 2)

大皇子转向洛元春,郑重道:“监国大人,景琰愿捐出名下三处皇庄今年所有产出,并白银五万两,以充军资。此外,景琰愿写信于国舅,请族中亦出钱粮,共度时艰。”

此言一出,书房内几位大臣皆露动容之色。

大皇子此举,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是以身作则,号召外戚支持,其胸怀与担当,令人敬佩。

洛元春深深看了萧景琰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这位大皇子,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心系社稷,且懂得身体力行,并非空谈之辈。

“殿下心系将士,慷慨解囊,臣代北疆数十万将士,谢过殿下!” 洛元春起身,郑重一礼。

“监国言重了,此乃景琰分内之事。” 萧景琰连忙扶住洛元春,语气真挚,“江山社稷,非一人之江山,乃天下人之社稷。唯有君臣同心,上下协力,方能使我南月国祚永昌,百姓安居乐业。北疆战事,关乎国运,景琰恨不能亲赴沙场,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如今只能在后方略尽心意,实在惭愧。”

他这番话语,格局宏大,情真意切,听得在场众人无不点头。

对比之前三皇子的争权夺利、逼宫篡逆,大皇子此刻的表现,高下立判。

数日后,大皇子捐资助饷、并说服母族出力的消息传开,在朝野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

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立官员,以及一些清流文臣,都对大皇子的仁德与担当赞誉有加。

就连民间,也流传起“贤王捐饷”的美谈,其声望在无形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后宫之中,继后听闻此事,脸色阴沉了许久。

她自然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七皇子能有机会,但大皇子此番举动,占尽了“大义”名分,让她一时也难以找到攻讦之处,只得暗中咬牙,督促七皇子更加勤勉,并急书于娘家,让其父兄也赶紧捐银捐粮,试图在朝中为七皇子拉拢一些支持者。

北疆,黑石城。

洛九曦也收到了京城关于大皇子捐饷的消息。

他手持军报,对身旁的副将道:“大殿下仁厚,心系将士,实乃国家之福。”

他并未多言,但心中对这位皇长子的举动,也很是赞许。

一个懂得体恤臣民、顾全大局的皇子,远比一个只知道争权夺利的皇子,更符合一个强大帝国的未来。

洛九曦思虑再三,提笔给远在京城的兄长洛元春写了一封密信。

信中,他并未多言战事艰辛,反而将笔锋落在了洛家自身:“……洛家树大招风,富可敌国之名在外,易惹宵小窥视。今北疆大捷在望,正可借此良机,主动散财于国,略尽绵力,亦可稍减瞩目,示弱于人,乃长久保全之道。弟意,可捐银五十万两,助饷抚恤,兄长以为如何?”

这封信,被他用加急渠道,火速送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