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昭翎的学习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林楚瑶凭借其父在礼部任职及其家族势力,得以时常入宫向皇后请安,并总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云昭翎习礼的场所。
一日,云昭翎正演练大婚当日接受命妇朝拜时的回礼姿态,林楚瑶与几位宗室女相伴而来。她驻足观看片刻,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轻柔却足以让周围人听清:
“云小姐真是进步神速。这姿态,这气度,与初入宫时已是天壤之别。想来董尚仪教导有方,云小姐自己也……勤勉有加。”
她话语顿了顿,意有所指,“只是,这皇家气韵,终究需岁月积淀,非一时之功可以养成。家父近日为拟定大婚仪注殚精竭虑,常言‘礼者,天地之序也’,丝毫马虎不得,唯恐有所疏漏,损及天家颜面呢。”
这番话,明褒暗贬,既暗示云昭翎根基浅薄,靠临时抱佛脚,又抬出其父林文博,强调林家在婚礼筹备中的“重要作用”,隐隐有施压和炫耀之意。
云昭翎刚刚行完一个完整的揖礼,闻言缓缓直起身,气息未有丝毫紊乱。她目光平静地看向林楚瑶,唇边是训练有素的得体浅笑:“林小姐有心了。林侍郎为国操劳,恪尽职守,陛下与太子殿下自是知晓。昭翎愚钝,唯知‘勤能补拙’四字,不敢有负圣恩,亦不敢懈怠董尚仪之教诲。至于气韵天成还是修养之功,”
她微微一顿,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求无愧于心,合乎礼法,为天下女子表率即可,倒不必过于执着表象。”
她言辞恳切,姿态谦逊,却四两拨千斤地将林楚瑶的刁难化解于无形,更隐隐点出自己未来“天下女子表率”的地位,让林楚瑶一时语塞。
永嘉郡主萧玉珂对此忿忿不平,私下对云昭翎道:“云姐姐,那林楚瑶仗着她父亲在礼部,真当这大婚是她林家说了算吗?整日里指手画脚,真真气人!”
云昭翎为她斟上一杯花茶,神色淡然:“玉珂,慎言。林侍郎是依律办事,我等只需循礼而行便可。至于些许闲言,何须挂怀?”
她心中清明,林文博父女的态度,不过是她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障碍之一。她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真正掌握这些礼仪规范背后的深意,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自我,并观察、学习这宫廷中的生存之道。
太子萧元宸亦知晓林文博负责仪注拟定之事,他虽未明言,却也在审阅仪注时,对其中一些过于繁琐或苛刻的细节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特意在向皇帝请安时,赞许云昭翎学习礼仪“进步显着,仪态端方”,间接地表达了对她的支持。
太子大婚的筹备在礼部侍郎林文博的主持下严谨推进,其间不免掺杂了其个人复杂的情绪。
然而,就在她于昭阳殿内,全神贯注地经受着由林文博所定严苛标准与董尚仪严格执行的双重考验时,一个消息传来,让她坚韧的心湖泛起了难以抑制的波澜——九香和秋实准备要启程赶往伺药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