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乃是赋税重地,更是天下粮仓之一,此地动荡,关乎国本。更可怕的是,若处置不当,民怨沸腾,极易被有心之人利用,酿成民变,后果不堪设想。现有的官僚体系在如此天灾面前,显然效率低下,且内部利益盘根错节,难以形成合力。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或是惶恐、或是事不关己、或是虽有心却无力的面孔,最终,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清晰、坚定——必须有一位身份足够尊贵、权力足够集中、且能抛开各方掣肘的人,亲临现场,统筹全局,以雷霆手段稳定局势,救济灾民。
就在又一位老臣絮絮叨叨地陈述困难之后,殿内出现片刻寂静的间隙,萧元宸深吸一口气,毅然出列,步伐沉稳地走到御阶之前,撩起衣摆,躬身行礼,清越而坚定的声音响彻大殿:
“父皇,儿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他身上。
萧元宸抬起头,目光澄澈而恳切,朗声道:“江南水患,肆虐苍生,黎民倒悬,儿臣每闻奏报,寝食难安,心如刀割。朝廷虽有赈济之策,然千里传令,层级繁多,恐缓不济急。地方官吏,或力有不逮,或心思各异,难以形成合力。”
他微微一顿,语气变得更加沉凝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儿臣不才,愿亲赴江南,总督赈灾事宜,协调各方,开仓放粮,安置流民,督促河工,定要还江南百姓一个安宁!恳请父皇恩准!”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太子乃国之储君,身份何等尊贵,江南如今灾情严重,环境恶劣,且局面复杂,可谓危机四伏。他亲自前往,固然能彰显朝廷重视,极大鼓舞民心,但其人身安全、以及此事若处置不当对储君威望的打击,都是巨大的风险。
皇帝萧启恒深邃的目光落在自己这个最出色的儿子身上,久久不语。他看到了萧元宸眼中的决然、担当,以及那份跃跃欲试,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渴望。
他深知,这是一步险棋,但也可能是一步能迅速稳定局面,并为太子积累巨大民望和政治资本的妙棋。
权衡片刻,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太子心系黎民,勇于任事,朕心甚慰。准奏!即命太子萧元宸为钦差大臣,总督江南赈灾一切事宜,沿途各州府官员、驻军,皆听其调遣,若有怠慢或阳奉阴违者,可先斩后奏!”
“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重托,不负天下百姓所望!”萧元宸重重叩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