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缘与劫(1 / 2)

“来了,谁呀?”

一道苍老嘶哑的声音从破旧的木屋内传出,像枯枝划过砂纸,听得何太叔心头一颤。他站在门外,手指微微蜷缩,竟有些踌躇。

脚步声迟缓地靠近,木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位佝偻着背的老妇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在门槛内。她身上的衣袍早已褪色,袖口磨得发白,像是被岁月啃噬过的残布。

何太叔怔住了。

——这是燕姑?

数十年前那个泼辣张扬、敢指着修士鼻子骂的美妇人,如今竟已苍老如枯木。她的眼睛浑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眼前站着一个穿青色长袍的男子,但修士的气息却骗不了人。

燕姑的身子下意识地矮了几分,嗓音低哑而谨慎:“老妇人不知仙长大驾光临,恕罪……”

她顿了顿,喉咙滚动了一下,像是咽下某种苦涩,“可是……我那孽障惹恼了仙长?若是如此,老妇代他向您赔罪。”

她微微侧身,让开一条路,干枯的手指紧紧攥着拐杖,指节泛白。

“家中贫寒,没有灵石灵物……仙长若不嫌弃,看上什么,尽管拿去便是。”

她的声音里透着卑微,甚至带着一丝认命般的麻木。

何太叔的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

——当年那个叉着腰,怒目圆睁,骂得他们到处逃的燕姑,如今竟连抬头直视他的勇气都没了。

岁月磨平了她的棱角,也磨尽了她的锋芒。

燕姑,是我,何太叔。

他的声音低沉,像是从遥远的时光里传来。

站在院中的燕姑浑身一颤,浑浊的眼睛微微睁大,干裂的嘴唇轻轻蠕动了两下,却没能立刻发出声音。她攥紧了手中的竹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在确认自己是否听错。

何……前辈?

——这个称呼像是一把钝刀,缓慢地刺进何太叔的心口。

他记得太清楚了。

数十年前,王束站在山门外,也是这般恭敬地低头,喊他何前辈。那时的语气里带着讨好,带着算计,也带着一丝不甘。

而现在,同样的称呼从燕姑口中说出,却只剩下卑微与疏离。

何太叔的喉咙发紧,沉默了片刻,才重重地了一声。

燕姑听到他的回应,脸上的皱纹微微舒展,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恍惚,像是看到了某个不该出现的旧梦。她连忙侧身,颤巍巍地伸手示意:何前辈,请进……

何太叔踏入小院,目光扫过四周。

——破败的木栅栏歪斜地立着,几株野草从缝隙里钻出;墙角堆着几块碎裂的瓦片,显然屋顶早已漏雨;院中央那张木凳缺了一条腿,用石块垫着,勉强能坐人。

他沉默地坐下,木凳发出不堪重负的声。

燕姑拄着竹杖,匆匆进屋,不一会儿端出一套粗陶茶具。茶杯边缘有细微的裂痕,茶壶的壶嘴缺了一角。

她倒茶的手微微发抖,滚烫的水溅出几滴,在她手背上留下红痕,她却恍若未觉。

何前辈,您别介意……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招待您,一点粗茶,您……您将就着喝。

她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含在喉咙里。枯瘦的手指紧紧绞在一起,像是生怕他嫌弃。

何太叔接过茶杯,指腹摩挲着杯壁粗糙的裂痕。茶水温热,却烫不进他心里。

他仰头一饮而尽。

——苦。

不是灵茶的清苦回甘,而是陈年粗茶的涩苦,混着陶土的味道,像一把沙子哽在喉头。

他放下茶杯,看向局促不安的燕姑,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