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峰连忙点头:“没问题!只要您愿意来,怎么都行。”
师资落实后,学院开始全球招生。招生公告通过联盟官网、社交媒体、各地武脉者组织等渠道发布,明确招生条件:不限城邦、不限年龄(16岁以上,60岁以下),有无武脉天赋均可——有武脉天赋的可报考理论系或实践系,无武脉天赋但懂科技、有爱心的,可报考科技系。
公告一出,全球反响热烈。短短三天,报名人数就突破了一万,有来自各个城邦的武脉者,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从事科技工作的工程师,甚至还有几位退休的医生和教师,他们都想为武脉和平发展出一份力。
招生办公室里,工作人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每天要处理上千份报名资料,还要应对各种咨询。“请问没有武脉天赋,能学好科技系的课程吗?”“实践系会不会教很厉害的杀人招式?”“我年纪大了,60岁刚好,还能报名吗?”
针对这些问题,轩峰特意让团队制作了详细的答疑手册,明确说明:科技系不要求武脉天赋,重点培养研发和推广能力;实践系只教自卫和守护的武功,严禁传授伤人害命的招式;60岁以下均可报名,学院会根据年龄调整课程强度。
筛选工作则异常严格,由轩峰、先天武脉者代表和联盟核心成员组成评审团。评审标准不仅看武脉天赋或科技能力,更看重品德——报名者需要提供无不良记录证明,还要提交一篇短文,阐述对“武脉和平利用”的理解。
有一位武脉天赋很高的年轻人,在短文中写道“武脉就是用来强者为王”,直接被评审团驳回;而一位没有武脉天赋的工程师,因为在短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想研发“武脉辅助医疗设备”的想法,被科技系优先录取。
经过半个月的筛选,最终录取了500名学员。他们来自全球各个城邦,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59岁;有武脉者,也有普通科技工作者、教师、医生;其中还有不少女性学员,甚至有几位来自偏远部落的武脉者,他们都带着对武脉和平发展的期待,汇聚到一起。
录取结果公布后,全球武脉界一片沸腾。很多没被录取的人纷纷留言,希望下次能有机会;被录取的学员们则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喜悦,开始准备前往都市的行程。
学院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武馆的地面用特殊材料铺设,能承受武脉能量的冲击;实验室里配备了最新的科研设备,还专门预留了武脉能量接口,方便学员进行武脉科技实验;图书馆里不仅收藏了大量武脉古籍,还有最新的科技文献和民生科技案例。
轩峰作为名誉院长,虽然不负责日常管理,但几乎每天都会去工地看看,叮嘱施工团队注意安全,确保设施符合教学需求。他还和几位先天武脉者一起,审定了各系的第一学期课程大纲,确保课程既专业又贴合“守正道、促融合”的理念。
开学前一周,客座教授们陆续抵达都市。老和尚、玄空高僧、清玄道长住进了学院专门准备的宿舍,石屋老人则表示开学当天再来,讲完课就返回西陆。轩峰特意组织了一次简短的师资见面会,大家围绕“如何教出守正道的学员”展开讨论,达成了一致共识:不仅要教知识、教技能,更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员。
招生工作结束,师资到位,校园建设也进入收尾阶段。轩峰站在即将完工的教学楼前,看着“全球武脉学院”的匾额被工人缓缓挂上,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所学院承载着武脉界的未来,只要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懂武脉、懂科技、守正道的人才,武脉与科技和平融合的理念就能真正扎根,武脉界的和平与发展也能长久延续。
学院的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就等着开学那天,迎接来自全球的500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