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帝国的博弈(2 / 2)

林晓摇了摇头:“不,现在和奥匈发生任何形式的军事对峙,都是愚蠢的,这会让伦敦和莫斯科的残敌看到中欧同盟裂痕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外交上的精准反击,既要让他感到痛,又要给他留有余地。”

他沉思良久,然后对屈尔曼说:“准备一封以我亲笔签名的密信,用最可靠的渠道直接送给卡尔一世。”

这封于8月18日送出的密信,措辞极为考究,这封信的本质是:默认奥匈对北意大利的“安全控制”,但要求共享经济命脉和政治影响力,如果卡尔拒绝,那么柏林不介意在奥匈帝国境内棘手的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民族问题上“改变态度”。

这是一手漂亮的外交组合拳,既展示了自己的铁拳和发达的肌肉,又留下了谈判空间。

帝国的沉重事务之外,当然也有相对轻松的插曲,8月22日下午,林晓在处理完一批公文后,特意让侍从叫来了副官汉斯·伯格少尉。

汉斯走进书房,立正敬礼,身姿笔挺:“陛下,您找我?”

林晓放下手中的文件,打量了一下这位年轻军官,汉斯眼神清澈和未来的大学生一样,面容坚毅,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处理日常事务,还是协调内部宣扬帝国胜利的纪录片的拍摄,都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沉稳和高效。

“汉斯,”皇帝开口,语气平和,“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你表现出的忠诚、细致和能力,我都看在眼里,帝国需要你这样优秀的年轻军官作为未来的栋梁。”

汉斯微微一愣,随即答道:“为陛下和帝国服务是我的荣幸!”

“嗯,”林晓点了点头,“从今天起,你的军衔晋升为上尉。这是你应得的奖励。”

汉斯·伯格脸上瞬间涌上激动之色,他再次挺直身体,声音因喜悦而略微提高:“陛下!感谢陛下的信任和栽培!我…我定当更加努力,不负陛下的期望!”

“很好,”皇帝摆了摆手,“继续做好你分内的事,尤其是那部电影,UFA公司那边你要多跟进,朕希望明年春天,全世界都能看到帝国胜利的辉煌景象。”

“是!陛下!我一定确保任务完成!”汉斯立正敬礼,眼中闪烁着忠诚与干劲的光芒。

这次晋升不仅是对汉斯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林晓有意培养自己核心班底的一步。

几天后,汉斯因公务再次前往柏林大学附近与UFA公司的制片人会面,结束时已是傍晚,夕阳给古老的建筑染上一层金色。

当他步行穿过那条熟悉的小街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中国留学生林明华,正站在一家书店的橱窗前。

这次是她先看到了汉斯,微笑着主动打招呼:“晚上好,上尉先生。”她注意到了他肩章的变化。

汉斯停下脚步,回以微笑:“晚上好,林小姐。只是处理一些公务。”

“再次感谢您上次的帮助,”林明华说,“还有,恭喜您晋升。”

“谢谢。”汉斯感觉心情很好。两人自然而然地并肩走了一小段路,聊起了刚刚结束的会面(汉斯隐去了电影的具体内容),以及橱窗里看到的几本书。

当然对于远东那个不安分的岛国——日本,林晓决定不再满足于此前小规模的骚扰和警告。

他要给东京的军国主义分子一次足够深刻、足以让其铭记数年的“教训”,使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再轻易挑战德国在太平洋和华夏的利益。

8月25日,一次高度机密的会议在海军部大楼深处举行,与会者只有皇帝、海军部长、海军总参谋长以及公海舰队司令希佩尔海军上将。

“陛下,”希佩尔上将对着话筒说道,“根据您的意图,我们初步拟定了一个代号‘远东破日’的行动计划。

计划抽调公海舰队部分精锐,包括2艘‘拜恩’级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6艘新型轻型巡洋舰以及12艘驱逐舰和4艘大型补给舰,组成一支特遣舰队。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

皇帝的声音冷静而清晰:“目标?”

“主要任务是破交作战。舰队将分批、伪装、选择南太平洋偏僻航线,秘密前往我们在特鲁克环礁的基地集结,一旦集结完毕并接到命令,将对日本通往东南亚资源区以及美国西海岸的主要海上航线,实施一次强大的、闪电式的打击。”

“重点目标是其大型商船队、油轮,并伺机摧毁其位于南洋的孤立海军基地或设施,如塞班岛或特鲁克附近的日军前哨,目的是沉重打击其海上运输能力,震动其国内,展示帝国海军的全球存在和打击力量。”

“风险评估?”皇帝问。

“很高,陛下。”海军参谋长坦言,“长途奔袭,补给线漫长,一旦行踪暴露,可能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全力围攻,而且,这可能会提前引发与日本的正式海上冲突。”

“风险与收益并存。”林晓说道,“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帝国的海军不仅能封锁北海,也能将利剑悬在他们的头顶。执行计划吧,细节你们完善好。记住,保密是第一位的。”

同一天,在柏林郊区一栋不起眼的安全屋内,奥托·斯科尔兹内少校接到了皇帝的密令。这次召见更加隐秘,只有皇帝和斯科尔兹内两人。

皇帝将一张小纸条推到他面前,上面只有三个名字:石原莞尔、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

“这三个人,是日本陆军内部‘统制派’和‘大陆派’的少壮精英,是对我们未来远东战略最具威胁的头脑。”

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冷酷,“他们对满洲、对俄国的野心极大,是潜在的祸根,想办法,让他们‘消失’,要干净利落,看起来像意外——车祸、疾病、或者…派系暗杀,你在日本应该已经布置了一些人手,动用一切资源,像你在波尔多解决法国抵抗分子头目那样,不要留下任何指向我们的痕迹。”

斯科尔兹内面无表情地扫过名字,将纸条烧掉,灰烬碾碎。他立正,简短地回答:“明白,陛下,我存在的目的就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没有多余的问题,只有绝对的服从,帝国的暗影之刃,再次出鞘,悄无声息地指向了远东。

八月的最后几天,柏林无忧宫皇帝书房里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巨大的欧亚地图上,各种颜色的箭头和标记清晰地显示了帝国的战略部署:

红色的重兵集团死死围困着莫斯科;蓝色的箭头象征海军特遣队正悄然驶向太平洋;指向维也纳的虚线代表着外交博弈;而伸向君士坦丁堡的橄榄枝则试图稳住侧翼。

林晓站在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这片被他深刻改变的大陆,东线的决战已进入白热化,南线的博弈需要耐心与手腕,奥斯曼这个盟友需要持续输血,而远东的利剑与暗刃则是一次大胆的战略预置。

战争的形态已经演变,从单纯的军事征服,转向了更复杂的政治整合、经济控制、外交威慑和秘密行动。帝国的力量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巨网,试图覆盖并控制整个欧亚大陆的秩序。

他感到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掌控历史的沉重责任感,下一步的落子,将决定这张网的牢固程度,也将决定这个由他一手重塑的世界的最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