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末尔万岁!”
群情激昂的呼喊声响彻安卡拉上空,起义迅速蔓延,凯末尔的民族主义势力很快控制了安纳托利亚中部大片地区。
几乎与此同时,在广阔的阿拉伯行省(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长期受压迫的阿拉伯部落也在英国特工(劳合·乔治的流亡政府仍在疯狂给德国制造麻烦)的鼓动和“民族自决”口号的诱惑下,掀起了大规模反抗奥斯曼统治的暴动。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甚至宣布成立阿拉伯王国。
奥斯曼帝国瞬间陷入了南北夹击、风雨飘摇的绝境。驻守伊斯坦布尔的德军军事顾问团团长冯·桑德斯将军向柏林发回了一封语气极其焦急的电报:
“…局势正在飞速恶化,凯末尔的叛军获得了安纳托利亚军队的广泛支持,阿拉伯省份已近乎全面失控,苏丹政府惊慌失措,无力应对,请求柏林最高统帅部立刻指示!我们是否应直接介入?如何介入?”
无忧宫内,林晓接到这份电报时,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他立刻召见了总参谋长兴登堡和陆军部长。
“奥斯曼不能倒下!”林晓斩钉截铁地说,手指重重地敲在奥斯曼的地图上,“它的崩溃意味着我们通往中东油田的巴格达铁路暴露在威胁之下,意味着英国和法国的势力可能借机卷土重来,甚至意味着我们南翼出现一个巨大的战略漏洞!必须立刻支持苏丹政府镇压叛乱!”
“但是,陛下,”兴登堡谨慎地提醒,“大规模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安纳托利亚高原,后勤将极其困难,而且可能会陷入另一场无休止的平叛战争…”
“那就采取精准打击!”林晓果断决策,“命令驻扎在保加利亚和希腊的空军中队,立刻转场至伊斯坦布尔郊区机场!优先轰炸凯末尔叛军的集结地、补给线和指挥中心。”
“同时,从阿尔卑斯军和近卫师中抽调精锐的山地部队和暴风突击队,组成特遣队,由经验丰富的军官指挥,携带重型迫击炮和机枪,通过黑海迅速运抵伊斯坦布尔!”
“他们的任务是:协助并‘指导’仍然忠于苏丹的部队进行防御和反击,必要时直接投入关键战斗!首要目标:稳定伊斯坦布尔周边,确保海峡安全,然后向安卡拉方向施加压力!告诉冯·桑德斯,我授予他临机决断之权,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我们在奥斯曼的立足点!”
一场新的、代理人性质的战争阴云,骤然笼罩在小亚细亚和阿拉伯的上空。
奥斯曼的叛乱并非个例,在广袤的、已然解体的俄罗斯帝国废墟之上,民族独立和自治的浪潮正如野火般燎原。
4月18日,就在德军向彼得格勒发动最后总攻的炮声震天动地之时,在遥远的中亚心脏——塔什干,一场同样决定命运的会议达到了高潮。
来自浩罕、布哈拉、希瓦以及草原地区的穆斯林民族代表、知识分子和地方显贵,在经过数日的激烈争论后,最终通过了一份激动人心的宣言。
一位戴着传统毛拉头巾、眼神睿智的老者,在人群的簇拥下,高声宣读了这份《突厥斯坦独立宣言》:
“…长期以来,我们突厥斯坦各族人民,在沙皇俄国的殖民统治下,遭受了无尽的压迫、剥削与文化同化!我们的土地被掠夺,我们的信仰被轻视,我们的人民被奴役!如今,俄国的暴政已然崩溃,彼得格勒的红色巨人或无能的白军都无法再主宰我们的命运!”
他提高了声音,充满了力量:“因此,我们,突厥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在此庄严宣告:从即日起,突厥斯坦成为一个自由、独立、主权自主的共和国!我们将决定我们自己的未来,管理我们自己的事务,扞卫我们自己的信仰与传统!”
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真主至大!”的呼喊声。
这一声明迅速得到了中亚地区广大穆斯林民众的自发支持和拥戴,然而,独立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残酷所冲淡。
布尔什维克的渗透组织、忠诚于白军的哥萨克将领、各自为政的地方部族首领、以及来自英国(通过印度和北洋政府)和德国(通过其控制的高加索地区)的秘密代理人,纷纷涌入这片权力真空的广袤土地,试图施加影响,争夺控制权。
塔什干的新政府几乎从诞生之初就陷入了内外交困、前途未卜的剧烈动荡之中。彼得格勒的危局,彻底释放了俄罗斯帝国时期被强行压抑的边疆离心力。
而远东的混乱与权力真空,极大地刺激了那个岛国永不满足的贪婪胃口,看到俄国崩溃在即、德国深陷欧洲和中东事务、美国则保持隔岸观火的中立,日本陆军内部强大的“北进派”势力感到时机已到,再也按捺不住了。
几乎未经任何正式宣战程序,也几乎没有遭遇任何像样的抵抗,日本关东军和朝鲜军的主力部队于4月20日悍然越过边界,大举入侵并占领了俄国在外东北的领土——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
日军进展神速,几乎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占领了战略要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并沿着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快速推进。
而在东京召开的紧急新闻发布会上,内阁官房长官面对国内外记者的质疑,用一种虚伪而冷静的腔调辩解道:
“皇军的此次行动,完全出于迫不得已的自卫和人道主义考量,俄国目前陷入无政府状态,其远东地区法律与秩序荡然无存,严重威胁到该地区数以万计日本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朝鲜半岛的稳定。”
“同时,极端危险的布尔什维克思想有向东亚蔓延的可怕趋势,帝国政府绝不能坐视不管 我们的行动是暂时的、有限的,唯一目的是恢复基本秩序、保护侨民、防止赤祸扩散,一旦该地区恢复稳定,产生负责任的合法政府,日军自然会考虑撤出。”
这番彻头彻尾的强盗逻辑和虚伪声明,震惊了世界舆论。
柏林,威廉大街外交部,外交部长屈尔曼怒气冲冲地向皇帝汇报:“陛下,这是赤裸裸的侵略!日本趁火打劫,完全无视国际法和我们之前的警告!他们这是在挑战帝国在远东的权威和利益!我们必须给予最强硬的回应!”
林晓面色阴沉地看着电报,他深知目前德国确实没有足够的力量直接干预远东。
“立刻发表一份措辞最严厉的官方抗议照会!谴责日本的单方面军事行动是破坏远东和平与稳定的鲁莽行为,是对俄国主权(尽管它已名存实亡)的粗暴侵犯,并要求日军立即撤回至战前边界!同时,秘密联系张作霖和常凯申,加大给他们的援助力度,特别是针对东北地区,要让日本人知道,他们想吃独食,没那么容易!”
美国的反应则是“严重关切”和“敦促各方克制”,但同样缺乏实质行动,日本的军事冒险,虽然遭到了德国的强烈抗议和美国的消极反对。
但在一片混乱的远东,它确实成功地将其獠牙深深地刺入了垂死巨熊的身体,极大地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1917年4月末,世界依旧处于急剧的收缩与膨胀之中,旧的创伤未曾愈合,新的裂痕已然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