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23章 饥饿的寒冬与威尼斯悲歌

第23章 饥饿的寒冬与威尼斯悲歌(2 / 2)

他的语气转为坚定,“我已下令!即日起,实行以下措施!”

· 成立‘战时民生保障委员会’! 由皇后陛下(奥古斯塔·维多利亚)亲自担任名誉主席!皇室成员、社会贤达、工人代表共同参与!直接对我负责!监督所有食品、燃料、日用品的公平分配!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黑市交易!举报者重赏!违法者严惩!就地枪决!”

· 启动‘温暖计划’! 帝国所有皇室行宫、贵族庄园、公共建筑地下室,向无家可归者、贫困家庭开放!提供基本取暖和庇护!教会和慈善机构必须全力配合!帝国财政将拨付专款,采购和分发应急御寒物资!”

· 提高前线士兵家属补贴! 确保为国流血者的妻儿不受冻、不挨饿!阵亡者抚恤金翻倍!即刻执行!”

这些措施,部分是他从后世福利制度中汲取的灵感,部分是仓促之下的应急之举,但此刻,它们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瞬间点燃了绝望人群眼中的一丝希望!

“面包会有的!和平终将到来!”林晓的声音因嘶喊而破裂,却充满了感染力,“但和平,不是跪着求来的!是站着打出来的!是用前线将士的勇气,是用后方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坚韧,是用我们共同的牺牲和忍耐换来的!敌人想看到我们分裂!想看到我们崩溃!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猛地举起右手,紧握成拳:“相信你们的皇帝!相信德意志!让我们共度时艰!为了胜利!为了未来!德意志——万岁!”

短暂的沉寂后,人群中先是零星的回应,接着汇成一片越来越响亮的声浪: “皇帝万岁!” “德意志万岁!” “共度时艰!”

虽然仍有疑虑和不满的暗流,但最危险的暴力临界点被暂时越过。

警察开始引导人群有序散去。林晓在震天的口号声中缓缓坐回车里,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抚,饥饿和寒冷的严冬才刚刚开始。他必须尽快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否则下一次的爆发,将无人能够阻止。

就在林晓于柏林街头直面饥饿的怒火时,在遥远的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威尼托平原上空,正回荡着一曲诡异而致命的“威尼斯悲歌”。

卡波雷托惨败的阴影依旧笼罩着意大利军队。

仓惶撤退的意军第二集团军残部与匆忙调来堵缺口的第三集团军,在皮亚韦河东岸的格拉帕山至威尼斯泻湖一线,勉强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

然而,恐惧如同瘟疫,在士兵中蔓延,他们对奥匈军队,尤其是那些神出鬼没的德国山地师,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岑多夫元帅,这位刻板的老派军人,在经历了卡波雷托的雪耻大胜后,本打算稳扎稳打,巩固战线。

但来自柏林的压力和德皇“必须持续施压,彻底打垮意大利战争意志”的严令,让他不得不寻求更激进的手段。

而这一次,他身边多了一个“特殊顾问”——来自柏林总参谋部心理战部门的奥托·冯·施特拉赫维茨少校。

这位年轻的少校,有着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和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头脑,他带来的不是增援部队,而是一套全新的、无形的武器。

1915年10月初,皮亚韦河前线。

夜晚,寒风呼啸。意军战壕里,士兵们蜷缩着,忍受着寒冷和恐惧。

突然,一阵低沉、哀婉、如泣如诉的手风琴声,顺风飘了过来!紧接着,一个充满磁性、带着浓重威尼斯方言口音的声音,通过架设在德军前沿阵地的高功率扩音喇叭,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意大利士兵的耳中:

“意大利的兄弟们…你们听到了吗?这是故乡威尼斯船歌的旋律…想想你们美丽的家园…想想圣马可广场的鸽子…想想叹息桥下的贡多拉…想想里亚托桥上等待你们归来的姑娘…”

这声音如同魔咒,瞬间击中了意军士兵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思乡之情如同潮水般涌起!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望向声音传来的黑暗,眼中泛起泪光。

“可是!你们的将军!你们的国王!”

那声音陡然变得尖锐而充满控诉,“他们欺骗了你们!他们把你们骗到这该死的、冰冷的、充满泥泞和死亡的阿尔卑斯山!不是为了意大利的荣耀!是为了英国人的金钱!为了法国人的许诺!看看你们得到了什么?是卡波雷托的尸山血海!是无尽的屈辱和失败!”

扩音喇叭里适时地播放出意大利军乐队演奏的葬礼进行曲片段,混杂着伤兵的痛苦呻吟录音(部分是真实的战场录音,部分是刻意模仿),效果极其逼真!

“你们的牺牲毫无意义!你们的鲜血白白流淌!英国人和法国人坐在温暖的巴黎和伦敦,享用着美酒佳肴,用你们的生命去填他们的战壕!而你们,在这里挨饿受冻,随时会像蚂蚁一样被碾死!”

“看看河对岸!” 声音变得极具诱惑力,“奥匈帝国的军队,德意志的盟友!他们向你们敞开怀抱!放下武器,走过皮亚韦河!你们将获得食物!获得温暖!获得安全!获得一张回家的车票!我们保证!只要放下武器,你们就能活着回到威尼斯!回到日夜思念你们的亲人身边!意大利的兄弟们,回家吧!战争结束了!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的家人,回家吧!”

与此同时,无数印着醒目标题和煽动性内容的传单,如同白色的雪片,被特制的小型无人气球(早期试验品)和顺风飘洒,落入了意军阵地:

《回家!威尼斯在呼唤她的儿子!》 《停止为伦敦流血!》 《投降即安全!奥匈帝国保障战俘待遇!提供热食与归途!》 配图:温馨的威尼斯水城风光 vs 卡波雷托尸横遍野的战场照片。

这前所未有的心理攻势,效果是毁灭性的!思乡的悲切、对失败的恐惧、对高层的不信任、对生存的渴望…

种种负面情绪在精心设计的“威尼斯悲歌”催化下,瞬间击垮了许多意军士兵的心理防线!

“我想回家…” “妈妈…”

“该死的将军!该死的战争!”

哗变首先在几个前沿阵地爆发!士兵们不顾军官的呵斥甚至鸣枪警告,成建制地丢下武器,高举着双手,哭喊着“回家!我们投降!”,跌跌撞撞地冲出堑壕,朝着皮亚韦河对岸奥匈军队的阵地跑去!

“站住!混蛋!回来!” 意军军官绝望地嘶吼,开枪击倒了几名逃兵,但这反而引发了更大的恐慌和混乱!投降如同雪崩般蔓延!整条防线摇摇欲坠!

赫岑多夫元帅目瞪口呆地看着望远镜里这戏剧性的一幕。

他从未想过,战争还可以这样打!不用付出多少伤亡,仅凭声音和纸片,就能让敌人成片崩溃! “进攻!全线进攻!”他激动地下令,声音都在颤抖。

早已严阵以待的奥匈军队和德军山地师,在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况下,轻松渡过了皮亚韦河!

他们如同参加一场武装游行,迅速占领了意军放弃的阵地,俘虏了成千上万神情麻木、只求活命的意大利士兵!

意军精心构筑的皮亚韦河防线,在德军心理战的无形利刃面前,如同纸糊般崩溃!奥匈军队兵锋直指威尼斯!意大利北部平原,门户洞开!

消息传回柏林时,林晓刚刚结束一场与战时民生保障委员会的紧张会议。

他看着“皮亚韦河大捷,意军防线崩溃,威尼斯危在旦夕”的电文,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

他拿起另一份刚刚收到的、来自东线鲁登道夫的绝密报告:

“‘海狮之怒’装甲集群集结遭遇重大困难。法国北部地形泥泞,战车机动受阻,新型战车(A7V\/U,越野增强型)产量远低于预期,英法空军侦察活动异常频繁,隐蔽困难。请求推迟原定进攻日期…”

饥饿的寒冬,威尼斯平原的悲歌,与加莱海岸的泥泞交织在一起。

胜利的光环下,帝国的步伐,正变得越来越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