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高育良的归宿(2 / 2)

“老师,吴老师。”祁同伟快步迎上前,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高育良的手,“都安排好了?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您随时吩咐。”

“都安排好了,没什么可交代的了。”高育良微笑着,拍了拍祁同伟的手背,动作一如往常般带着师长的亲切,“同伟啊,以后汉东这副重担,就完全落在你肩上了。保重身体,也要……把握好方向。”

这最后的叮嘱,意味深长。

“我明白,老师。您放心。”祁同伟重重点头,目光坚定,“您到北京后,也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汉东有什么事,我会随时向您电话汇报请教。”

这话语既是尊重,也划清了界限——是“汇报请教”,而非“请示”。高育良自然听得懂,他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一行人简短寒暄后,分别上车。车队缓缓驶出庄严肃穆的省委大院,驶向机场。沿途,秋色正浓,但车内的气氛却有些沉闷。高育良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不知是真寐,还是沉浸在个人的思绪里。吴惠芬则静静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这座城市留下了他们太多太多的记忆。

机场的贵宾通道早已准备就绪。告别仪式简短而克制。祁同伟代表省委、省政府,对高育良多年的贡献再次表示感谢,并祝愿他在新的岗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其他前来送行的官员们也纷纷上前与高育良握手话别,说的多是些“多多保重”、“常回汉东看看”的客套话。

高育良一一回应,脸上始终带着温和而得体的笑容。但细心的人能够发现,他的笑容背后,是一种深深的疏离感。他已经不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者,而是一位即将离去的客人。

通过安检,走向登机口的路上,高育良的脚步很慢。机场广播里航班信息的声音,拖着行李箱的旅客,这一切都提醒着他,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即将结束。

在廊桥入口前,高育良停下脚步,最后一次回头,望向候机楼窗外汉东的天空。天空依旧湛蓝,广阔无垠,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去留而改变。

吴惠芬轻轻挽住他的胳膊,柔声道:“走吧,育良。北京……或许有另一种活法。”

高育良收回目光,看向妻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有愧疚,有感激,也有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他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转身,迈步走进了廊桥,再也没有回头。

巨大的银白色飞机在跑道上加速,轰鸣着冲上云霄,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际,化作一个微小的光点,最终彻底不见。

祁同伟和送行的人群站在停机坪的指定区域,仰头望着飞机消失的方向。直到天空恢复一片空旷,祁同伟才缓缓收回目光。他脸上的恭敬和不舍渐渐褪去,恢复了作为一把手应有的深沉与平静。

他对身边的常委们简单交代了几句工作,然后便坐进了自己的专车。

车子平稳地驶离机场,向着省委大院方向返回。祁同伟靠在舒适的后座上,窗外是飞速后退的、属于他的城市和土地。

高育良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一个全新的、完全属于他祁同伟的时代,正伴随着引擎的低沉轰鸣,全速开启。车窗外的世界,阳光正好,但他的内心,已开始盘算着如何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烙下更深的、独属于他自己的印记。而那份随着高育良离去而暂时被压抑下去的、关于权力巅峰的孤独感与新一轮博弈的警觉,也再次悄然浮现。前路,绝非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