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 > 第160章 精彩的“表演”(一)

第160章 精彩的“表演”(一)(1 / 2)

汉东省委大楼最大的会议室,庄重肃穆,灯火通明。主席台后方悬挂着庄严的徽章,两侧鲜艳的红旗垂落。台下,前排就坐的是以徐世清为组长的中央调研组全体成员,他们的表情平静而专注,带着审视与倾听的姿态。后排和两侧,则是汉东省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法检两院负责人以及相关厅局的主要负责同志。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偶尔响起的轻微咳嗽声和翻动纸页的沙沙声,提示着这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而是一场关乎汉东未来走向的关键交锋即将上演。

作为汉东省委的主要负责人,沙瑞金主持了这次汇报会。他的开场白简洁而克制,首先代表汉东省委、省政府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了此次调研对汉东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随后便按照议程,请省委副书记高育良代表省委做全面工作汇报。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高育良身上。

今天的高育良,穿着一身深色西装,白色衬衫搭配一条色调稳重的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而又保持适度距离感的微笑,步履沉稳地走向发言席。他没有立刻开始讲话,而是先向主席台的调研组微微鞠躬致意,又环视了一下台下的同僚,目光在与沙瑞金接触时,短暂停留,颔首示意,礼仪周到,无可挑剔。

“尊敬的徐组长,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高育良的声音通过高质量的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清晰、沉稳,带着一种学者型官员特有的从容不迫,“领导作简要汇报。”

他面前放着一份厚厚的汇报稿,但他几乎很少低头去看,所有的数据、观点、逻辑链条,似乎都已了然于胸。这场汇报,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工作陈述,更是一次精心编排的“演出”,一次为他所主导的“汉东模式”正名的最佳舞台。

“近年来,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汉东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高育良的开场,四平八稳,但紧接着,他便迅速切入核心,亮出了他的主要论点——“稳定”与“有序”的辩证关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对于一个像汉东这样经济体量较大、情况较为复杂的省份而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有序是改革深化的保障。没有稳定的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而没有在法治和规则轨道内的有序推进,所谓的改革就可能变成盲动,甚至引发新的矛盾和风险。”

他并没有直接点名沙瑞金初期带来的震荡,但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为那段时期做注脚,并将其归类为需要避免的“盲动”。他巧妙地将自己和高、祁联盟的路线,包装成一种更加成熟、稳健、负责任的“治理智慧”。

接下来,高育良开始用详实的数据来支撑他的论点。他列举了近两年来汉东的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关键经济指标,所有数据都呈现出稳定向上的曲线。他特别强调了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汉东经济能保持这样的韧性,得益于“省委对大局的精准把握和对发展节奏的科学调控”。

“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高育良继续说道,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不追求轰动效应,不搞短期行为,而是扎扎实实打基础、利长远。比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们不是出台多少标新立异的政策,而是专注于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致力于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数据显示,去年我省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十五,这充分说明了市场信心正在稳步恢复和增强。”

这番话,既是表功,也是回应可能存在的关于“改革步伐放缓”的质疑。他将“稳健”等同于“可预期”,将“有序”等同于“制度环境”,巧妙地占据了理论制高点。

谈到最为敏感的社会治理和廉政建设领域,高育良的措辞更加谨慎,但也更加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