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炸锅的是汉东的干部群体,尤其是那些并非祁同伟、高育良核心圈子,但对沙瑞金空降和侯亮平强势办案本就心存疑虑的中层干部们。
省委办公厅的一位处长,在食堂里边吃饭边用手机看完了转载的文章,气得把筷子一放,对同桌的同事低声抱怨:“听听!‘孤胆亮剑’?‘深水攻坚’?合着咱们汉东就是一片污泥浊水,就他侯亮平一朵白莲花?我们这么多干部,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搞建设、促发展,到头来在他眼里,就成了需要被‘攻坚’的顽疾了?”
另一位地市来的发改委副主任,在招待所里看完文章,苦笑着对同行的人说:“看到没?‘本土与外来’、‘保守与改革’,这帽子扣得多大!咱们讨论一下反腐要注意方式方法,别影响经济发展,这就成‘保守派’了?就成了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了?这京城来的笔杆子,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就是!”旁边有人附和,“你看这文章的语气,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好像我们汉东人多不开化似的。他侯亮平是来拯救我们的?简直是笑话!”
这种反感和抵触情绪,如同病毒般在汉东的官场蔓延。文章中将侯亮平塑造为“孤胆英雄”,无形中将整个汉东干部队伍放在了对立面,仿佛除了侯亮平,汉东就没有好干部,都在阻挠反腐。这种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叙事,极大地伤害了汉东干部的自尊心,加剧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原本一些对祁同伟等人做法未必完全认同的中间派干部,此刻也因为这种“地域黑”式的笔触,情感上更倾向于本土势力。
而在更广泛的民间,尤其是与企业界有关的圈子里,反应同样负面。一些企业家看到文章中将侯亮平频繁传唤企业高管描述为“攻坚克难”,而将他们所处的环境定义为“复杂深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扰民就是扰民,还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一位被反贪局找去谈过话的民营企业老板在饭局上愤愤不平,“我们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凭什么就要被当成‘深水’里的可疑分子?他侯亮平是‘孤胆英雄’了,我们的生意受损、名誉受影响,谁来过问?京城的大报纸就这么不分青红皂白?”
这种情绪与之前祁同伟利用经济数据发难形成的舆论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经济下滑、投资环境“不确定性”的根源,归咎于侯亮平这种“不计后果”、“为当英雄而办案”的风格,而这篇来自京城的、充满褒奖的文章,仿佛是对这种风格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这更让汉东本地人感到一种被冒犯、被忽视的愤怒。
甚至连沙瑞金看到这篇文章后,都忍不住皱紧了眉头。他把报纸递给旁边的田国富,叹了口气:“这个钟小艾,真是……帮倒忙啊!”
田国富快速浏览了一遍,也摇了摇头:“文章本身调门太高,把亮平同志抬到了不适当的位置,把汉东描绘得一团漆黑。这非但不能争取支持,反而会激化矛盾,坐实了某些人关于‘京城来的公子小姐看不起我们汉东人’的论调。瑞金书记,这下我们的工作更被动了。”
果然,祁同伟和高育良那边,几乎是欣喜若狂地抓住了这个“送上门”的弹药。
高育良在办公室里,拿着报纸,对前来汇报工作的祁同伟说:“同伟啊,你看看,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这位钟处长,可是给咱们送来了一发重磅炮弹啊。”他指着文章中关于“本土与外来”的论述,“这些话,比我们自己说一千句一万句都管用。这下,很多中间派的同志,想不站在我们这边都难了。”
祁同伟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笑意:“老师说得对。我已经让程度留意各方面的反应了。果然,群情激愤啊。这篇文章,等于是在帮我们巩固统一战线。它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在某些人眼里,我们汉东是什么形象!侯亮平是什么形象!这种高高在上的‘拯救者’心态,是我们汉东干部最反感的!”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估计,沙瑞金现在比吃了苍蝇还难受。支持侯亮平吧,就等于认同了这篇文章对汉东的贬低;批评这篇文章吧,又驳了钟小艾背后家族的面子。他这是左右为难。”
高育良悠然地点点头:“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同伟,你们公安系统,也可以适当引导一下舆论嘛。比如,多宣传宣传我们本地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感人事迹,多突出我们为维护稳定、优化营商环境所做的努力。要用事实,来回击这种片面的、带有偏见的论调。”
“明白,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祁同伟心领神会。
而当侯亮平看到报纸上这篇题为“孤胆亮剑”的文章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欣慰,而是头皮一阵发麻。他太了解汉东的情况了,也太了解自己妻子那颗急于帮自己的心。他立刻给钟小艾打去了电话。
“小艾!那篇文章是不是你找人的?”侯亮平的语气带着少有的焦躁。
钟小艾还在期待着丈夫的感谢:“是啊亮平,我看你压力太大,就想办法……怎么样?有没有起到一点正面作用?”
侯亮平苦笑一声,语气沉重:“小艾,你……你这是在给我帮倒忙啊!这篇文章,把我架在火上烤了!现在全汉东的干部,恐怕都把我当成京城派来专门找茬的‘钦差’了!你让我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还怎么争取理解和支持?”
钟小艾愣住了,她完全没料到会是这种反应:“亮平,我……我只是想帮你说句公道话……”
“这不是公道话!”侯亮平打断她,“这是拉仇恨!你根本不了解汉东的复杂性!这种高高在上的文章,只会激化矛盾!小艾,以后我的工作,请你不要再插手了,算我求你了!”
挂断电话,侯亮平颓然坐在椅子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前方的对手阴险狡诈,身边的战友若即若离,而现在,来自最亲密伴侣的“援助”,竟成了对手攻击自己的利器。这记旨在助攻的“妙传”,结结实实地变成了砸向自家球门的“乌龙球”,让他在汉东的处境,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