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钟小艾的下场(1 / 2)

京州的夜,灯火阑珊。然而,对于身处汉东省反贪局局长办公室的侯亮平而言,窗外的璀璨夜景非但不能带来丝毫慰藉,反而更添几分疏离与孤寂。办公室只开了一盏台灯,昏黄的光晕将他笼罩,却驱不散眉宇间凝聚的沉重。

田国富那次看似例行公事、实则意味深长的“提醒谈话”,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此前因接连突破案件而积累的锐气与信心。省委对“程序正义”和“干部思想稳定”的关切?侯亮平嘴角勾起一丝苦涩的弧度,这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是再明显不过的地方保护伞在发挥作用,是来自赵立春残余势力,乃至更高层级(他脑海中闪过岳父那张不怒自威的脸曾经提及的某些名字)的无形掣肘。他甚至能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拢,试图将他,连同他追查的真相,一起困死在这汉东之地。

与副局长吕梁那不愉快的争执,更是雪上加霜。连自己最得力的副手,似乎也开始动摇,建议“放慢节奏”。是真的出于完善证据链的专业考量,还是也感受到了某种压力,抑或是……某种更隐晦的暗示已经传递到了反贪局内部?侯亮平不愿深想,但这种众叛亲离般的孤立感,让他胸口发闷,几乎喘不过气。他感觉自己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雄狮,空有利爪尖牙,却只能对着铁栏徒劳地咆哮。

墙上的挂钟指针悄然划过十一点。办公室内寂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一股强烈的倾诉欲和寻求支持的渴望,最终战胜了男人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他拿起手机,几乎是下意识地拨通了那个最熟悉的号码——北京家里的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传来妻子钟小艾一如既往清澈而沉稳的声音:“亮平?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她了解侯亮平,若非遇到极大的困扰,他不会在这个时间点打电话回家。

听到妻子的声音,侯亮平紧绷的神经像是突然找到了宣泄口,防线瞬间崩塌。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些,但开口时,还是带上了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愤懑:“小艾,还没睡?我刚忙完。”

“嗯,在整理一些资料。你声音不对,出什么事了?” 钟小艾的敏锐直觉让她立刻捕捉到了丈夫的情绪异常。

侯亮平再也忍不住,将连日来的压抑和盘托出:田国富那充满暗示的谈话,吕梁委婉的“劝谏”,调查工作中感觉到的种种无形阻力,以及沙瑞金书记虽然支持但似乎也面临巨大压力、无法完全放开手脚的困境……他越说越激动,语气中充满了不被理解的委屈和孤军奋战的悲凉。

“小艾,我感觉我在这里像个异类!他们根本不在乎真相,只在乎所谓的‘稳定’,所谓的‘大局’!再这么下去,别说深挖赵家、祁同伟他们的问题,就连山水集团这个突破口,都可能被他们用‘资产重组’的名义给糊弄过去!我不甘心!” 侯亮平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电话那头,钟小艾沉默了。她没有立刻出言安慰,也没有进行任何空洞的说教。这短暂的沉默,反而让侯亮平逐渐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有些懊恼地说:“对不起,小艾,我不该跟你说这些,让你担心了。”

“不,亮平,你跟我说是对的。” 钟小艾的声音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种分析问题的锐利,“你这不是个人情绪问题,这反映的是汉东政治生态的复杂性甚至可以说是某种顽固的‘劣根性’。他们用‘大局’、‘稳定’这些政治正确的词汇包装地方利益和私人野心,这不是你一个人能轻易打破的格局。”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之前一直认为,你应该依靠组织,依靠沙瑞金书记,在汉东的体制内解决问题。我也担心,如果我这边有任何动作,反而会授人以柄,说你依靠背景,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选择了沉默和支持,但仅限于精神层面。”

侯亮平心里一沉,以为妻子也要劝他忍耐。但钟小艾接下来的话,却出乎他的意料。

“但是,现在看来,我可能错了。” 钟小艾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对方的反击是系统性的,不仅在实务层面给你设置障碍,甚至在理论和舆论层面也在构建对他们有利的话语权(她显然也关注到了高育良近期的动向)。如果继续让你一个人在那里单打独斗,别说查案,恐怕你个人的处境都会越来越艰难。他们这是想把你耗死、逼走!”

侯亮平愣住了,他从未听过妻子用如此严峻的语气分析局势。

“亮平,” 钟小艾的语气缓和下来,但决心未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代表的是法律的尊严,是反腐败斗争的正义性。这股力量,不应该,也绝不能败给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势力。既然他们不按牌理出牌,动用各种非正常手段,那我们也不能再拘泥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