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沙瑞金的难题(1 / 2)

省委一号会议室,那扇厚重的红木门一经关上,便仿佛将内外隔绝成了两个世界。门外,是汉东省按部就班的行政运转,是阳光下的秩序井然;门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椭圆会议桌中央摆放的鲜红色国旗与党旗,为这场即将开始的博弈定下了严肃乃至沉重的基调。

沙瑞金端坐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与会的各位要员:分管金融、经济的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发改委主任,银监局局长,国资委主任,还有……公安厅长祁同伟。每个人面前都摊开着一份装帧简洁却分量千钧的文件——《关于妥善化解山水集团债务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预案》,提议人,祁同伟。

沙瑞金的指尖在光滑的桌面轻轻点过,脸上看不出喜怒。但内心,早已是波涛暗涌。祁同伟这一手,来得又快又狠,精准地打在了他的七寸之上。这份预案,俨然是一份标准的“阳谋”,光明正大,占据道德与政策的制高点,让你明明嗅到了其中的陷阱味道,却难以公开反驳,甚至不得不顺着对方设定的路径走下去。

“同志们,”沙瑞金开口,声音沉稳,打破了会议室令人窒息的寂静,“今天这个紧急小范围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就是讨论同伟同志提交的这份关于山水集团的预案。山水集团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单一企业的经营问题,更不是一个单纯的司法案件,它牵扯面广,潜在风险大,关系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稳定。请大家畅所欲言,务必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分管金融的副省长赵荣春。赵荣春年近退休,素以求稳着称,他扶了扶眼镜,语气沉重:“瑞金书记,同伟厅长的这份预案,提得非常及时,也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山水集团的债务窟窿,经过初步摸排,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大。它涉及的银行贷款遍布省内各大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风险敞口巨大。更棘手的是,它还关联着上百家上下游中小企业,一旦山水集团轰然倒塌,必然引发连锁反应,形成三角债的恶性循环,甚至可能触发区域性的金融流动性危机。”

他的话音刚落,银监局局长立刻补充道:“赵省长说得是。我们最担心的是信心问题。现在市场风声鹤唳,山水集团这块招牌一旦倒了,投资者和储户对我们汉东省整个金融环境的信心都会受到严重打击。如果引发挤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稳妥处理,软着陆是唯一的选择。”

沙瑞金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将视线移向省国资委主任李建华。李建华是沙瑞金到任后提拔起来的干部,理论上应更贴近沙瑞金的思路,但此刻他的表情也同样凝重。

“瑞金书记,从国有资产监管的角度看,山水集团虽然并非省属国企,但其资产盘子巨大,旗下拥有大量土地、厂房、矿山等实体资产。如果进行破产清算,这些资产在恐慌情绪下会被严重低估,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流失。同时,它还有近万名职工,安置问题是个火药桶。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李建华顿了顿,看了一眼祁同伟,继续道,“同伟厅长预案里提出的,由政府牵头,成立清算组,进行资产重组,优先保障职工安置和银行债务,这个方向我认为是符合当前实际需要的。至少,可以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一个个发言,几乎是一边倒地倾向于支持祁同伟的方案,或者说,是支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处理思路。每个人陈述的理由都无可指摘,都是从本职工作出发,基于专业判断和现实忧虑。沙瑞金静静地听着,大脑在飞速运转。

他何尝不知道硬着陆的风险?他空降汉东,带来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局面,深化改革”。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一切改革都无从谈起。祁同伟正是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用“金融稳定”、“社会安定”这两块金字招牌,构筑了一道他沙瑞金难以轻易逾越的屏障。

这感觉异常憋闷。沙瑞金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每一个网格都打着“大局为重”、“实事求是”的结,看似松软,却韧性十足,越挣扎,束缚得越紧。他试图推动的,是刮骨疗毒,是破除汉东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重塑政治生态;而祁同伟和高育良,则巧妙地利用旧有体系的惯性和脆弱性,将一场正义的法律清算,转变为一个棘手的行政难题,逼着他这个省委书记不得不先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预案上。“依法、有序、透明”,六个字写得堂堂正正。祁同伟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敢于担当、顾全大局的能吏。如果沙瑞金否决这个方案,一旦将来真的出现金融动荡或社会不稳定事件,那么所有的责任,都会扣到他沙瑞金的头上——是他沙瑞金为了所谓的“政治斗争”,不顾汉东发展和百姓死活。反之,如果他采纳这个方案,就等于默认了将山水集团问题的处置主导权,从侯亮平的反贪局手中,部分甚至大部分转移到了以祁同伟为主要负责人的行政清算组。侯亮平的调查势必受到掣肘,很多可能涉及核心人物的线索,会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被巧妙地湮灭或篡改。

这是一步进退两难的棋。退,则前期营造的反腐声势受挫,侯亮平陷入被动;进,则要冒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同伟同志,”沙瑞金终于将目光聚焦在祁同伟身上,语气平和,“你是预案的提出者,谈谈你的具体想法。尤其是这个领导小组和清算组,应该如何构成,如何运作,才能确保真正实现‘依法、有序、透明’?”

祁同伟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挺直腰板,表情严肃中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瑞金书记,各位领导,”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我提出这个预案,完全是出于对汉东整体利益的考虑。山水集团的问题,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但怎么处理,需要智慧和担当。”

他略作停顿,环视众人,继续说道:“我认为,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议成立一个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山水集团问题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瑞金书记您当然要亲自担任组长,把握大方向。”

这一顶高帽戴得不着痕迹。沙瑞金心中冷笑,知道重点在后面。

“其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或者说清算组,负责具体执行。这个办公室的构成必须专业、高效。我建议,由省政府秘书长牵头,成员包括发改委、国资委、财政厅、银监局、法院、公安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安厅这边,主要职责是维持重组过程中的秩序稳定,防止有人恶意破坏或转移资产。”祁同伟说得条理清晰,“整个重组过程,必须严格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我们可以聘请国内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机构,确保每个环节的公正透明。目标是,一方面稳住金融、安置职工,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盘活山水集团的优质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话说得滴水不漏,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沙瑞金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这个具体的执行机构——“清算组”,虽然名义上由省政府秘书长牵头,但秘书长事务繁忙,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真正的操盘手,必然会落在具体负责协调的副组长身上。而祁同伟作为公安厅长,又是预案的提出者,且深谙山水集团内幕,他担任这个副组长,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旦让他掌握了清算组的具体运作,那么侯亮平的反贪局再想调查山水集团,就必须通过清算组,或者说,必须看祁同伟的脸色行事。司法调查的独立性将荡然无存。

“听起来似乎很周全。”沙瑞金缓缓开口,语气依然平稳,但每个字都带着重量,“但是,同伟同志,你是否考虑过,成立这样一个行政主导的清算组,与反贪局对山水集团涉嫌经济犯罪的调查,如何协调?法律程序的优先顺序如何界定?如果清算组在重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犯罪线索,是移交给反贪局,还是自行处理?这些问题不厘清,可能会造成新的混乱,甚至给人以‘以行政干预司法’的口实。”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指祁同伟方案的核心漏洞,或者说,是直指他隐藏在方案背后的真实意图。会议室的空气瞬间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祁同伟脸上。

祁同伟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迅速恢复了镇定。他似乎早有准备,从容应答:“瑞金书记考虑得非常深远。这一点,我也仔细思考过。我认为,行政处置和司法调查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我们的清算组,首要任务是‘止血’和‘维稳’,防止危机扩大。而反贪局的调查,是追究过去的法律责任。两者在时间上可以有所侧重,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汉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