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裂痕的种子(1 / 2)

反贪局副局长吕梁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已经在局长办公室门口徘徊了有一会儿了。他几次抬手想敲门,又放了下来。透过门上的磨砂玻璃,他能隐约看到里面那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但更清晰地感受到的,是一种低气压,一种从门缝里丝丝缕缕渗透出来的、混合着疲惫与烦躁的气息。

吕梁在检察系统工作二十多年,从书记员一步步干到副局长的位置,靠的不仅是业务能力,更有一种敏锐的、对环境和人情的洞察力。他看得出,今天侯亮平从省委回来,情绪不对。非常不对。往常,侯局长即使压力再大,也总是给人一种锐气逼人、斗志昂扬的感觉,像一把出了鞘的刀,寒光闪闪。但今天,他回来时,虽然脊梁依旧挺得笔直,步伐依旧很快,但吕梁捕捉到了他眉宇间一闪而过的阴郁,以及眼底那难以完全掩饰的红丝。

那是一种被挫伤后,强压着怒火的痕迹。吕梁太熟悉这种状态了,在体制内,很多时候,决定事情走向的并非简单的对错,而是错综复杂的平衡与妥协。侯亮平这把来自京城的“利刃”,显然是在省委碰到了更坚硬的“磨刀石”。

吕梁深吸了一口气,最终还是敲响了门。有些工作汇报,不能拖。而且,作为副手,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提醒一下这位锐气过盛的一把手。

“请进。”门内传来侯亮平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晰,但仔细听,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吕梁推门进去,脸上挂起惯常的、带着几分恭敬的笑容:“侯局,忙着呢?”

侯亮平从文件上抬起头,看到是吕梁,点了点头,指了指椅子:“老吕啊,坐。什么事?”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但那份刻意维持的平静,反而透露出其下的波澜。

吕梁依言坐下,将手中的文件夹放在桌上,轻轻推到侯亮平面前:“是关于星源商贸那个案子的补充报告。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我们对那几个关联账户又进行了一轮深挖,发现了一些新的资金流向,指向……可能比我们之前预想的更复杂。”他谨慎地选择着措辞,没有直接点出任何敏感的名字,但“更复杂”三个字,在汉东的语境下,往往意味着水更深,牵扯更广。

侯亮平拿起报告,快速翻阅起来。他的眉头随着阅读的深入而越皱越紧。报告里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资金图谱,印证了他之前的某些猜测,但也意味着,案子每向前推进一步,阻力都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他想到了田国富那句“干部队伍的稳定”,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冰冷的嘲讽。稳定?保护的是谁的稳定?

他合上报告,放在桌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发出轻微的、却让人心头发紧的“笃笃”声。“看来,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这条线,必须死死咬住,一查到底!”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吕梁观察着侯亮平的神色,心中暗自叫苦。他斟酌了一下,用一种尽可能委婉、体现商量口吻的语气说道:“侯局,方向肯定是没错的。这个案子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不过……”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您看,是不是我们在推进的节奏上,可以稍微……嗯,稍微调整一下?”

侯亮平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目光锐利地看向吕梁:“调整?老吕,你具体指什么?”

吕梁感到那目光的压力,硬着头皮说:“我是这么考虑的。现在这个案子,牵扯面越来越广,证据链虽然有一些眉目,但关键环节上,还显得有些……单薄。比如这几个新发现的资金流向,虽然可疑,但要形成闭环,证明其非法性质,还需要更扎实的旁证,可能需要时间去向相关机构核实,甚至需要协调外地兄弟单位的配合。如果我们动作太快,力度太大,会不会……打草惊蛇?或者,给外界造成一种我们急于求成、不够严谨的印象?”

他试图把话说得圆融,既点出风险,又不显得是在质疑侯亮平的决策:“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可以把节奏放慢一点,更注重证据链的完善和巩固?把每个环节都做得扎扎实实,铁板一块,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这样,将来无论是移送起诉,还是应对各方面的关注,我们都更能立于不败之地。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吕梁自认为这番话合情合理,既体现了对工作的负责,也包含了对侯亮平这位一把手的维护。在官场,很多时候,“慢”不是懈怠,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策略,是为了更稳妥地达到目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然而,他这番话,听在刚刚从省委受了“提醒”回来的侯亮平耳中,却完全变了味道。

“放慢一点?”侯亮平重复着这四个字,声音不高,却像绷紧的弓弦,“更注重证据链的完善?”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的,是田国富那张意味深长的脸,是那些关于“程序正义”、“干部稳定”的冠冕堂皇的话。他刚刚在省委被上了一堂“政治艺术”课,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的副手,竟然也跟他说要“放慢节奏”、“注重程序”?

一种被孤立、被包围的愤怒,混合着在省委强压下的委屈,在这一刻如同火山喷发般,再也抑制不住!他认为自己洞悉了吕梁的“真实意图”——这个在汉东官场沉浮多年的“老油条”,要么是感受到了来自上面的压力,变得畏首畏尾;要么,就是和外面那些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用这种看似合理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软抵抗!

“慢?再慢黄花菜都凉了!”侯亮平猛地提高了声音,一掌拍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老吕!我们是在办案!是在跟腐败分子抢时间!是在跟试图掩盖真相的人赛跑!不是在绣花!”

他“嚯”地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盯着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惊得目瞪口呆的吕梁,语气激烈如疾风暴雨:“证据链不完善?那就去完善!有困难?那就去克服困难!协调不了?那就拿出反贪局的牌子,按程序硬协调!我们要的是结果!是尽快把那些蛀虫揪出来,绳之以法!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什么时候才能把案子办明白?等到他们把所有证据都销毁干净?把所有线索都掐断?还是等到他们找到更大的保护伞,让我们动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