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技术壁垒与心墙的共鸣(2 / 2)

他一直试图在现有的、成熟的NLp模型框架内修修补补,试图用更精巧的算法去拟合那个“不可能三角”。这就像是在拼命撞击一堵坚固的墙!为什么他不能换个思路?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传统的、为通用场景设计的复杂模型?

他们的智能家居场景是特定的!交互的指令和语境是相对有限的!他完全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场景,从头设计一个极度轻量级、高度定制化的语义理解内核!放弃大而全,追求小而精,专攻家庭环境下的核心指令和上下文关联!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野火般在他脑中蔓延开来!之前堵塞的思路瞬间变得通畅,无数个新的想法和可能性喷涌而出!

讲座后面讲了什么,他完全没听进去。散场时,他第一个冲出了礼堂,甚至忘了和顾北辰打声招呼,一路狂奔回实验室。

顾北辰看着他那如同着了魔般的背影,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笑了笑,对走过来的柳心玥说道:“柳医生,看来你的讲座,效果拔群啊。”

柳心玥也看着刘亚豪消失的方向,唇角泛起一丝极淡的、了然的微笑。她或许不知道刘亚豪具体想到了什么,但她能感觉到,那一刻,他心中某堵坚固的墙,似乎松动了一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或许,也有情感上的。

回到实验室的刘亚豪,如同脱胎换骨。他扔掉了之前所有的方案,在白板上重新画起了架构图。他不再试图去“适应”现有的技术,而是开始大胆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场景的技术路径。

这个过程依然充满挑战,但方向对了,一切都变得不同。他废寝忘食地投入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甚至暂时忘记了那些困扰他的情感纠葛和家庭阴影。

在他疯狂攻关的这几天里,刘亚菲依旧恪守着“好妹妹”的准则,只是发来一条简单的信息:【哥,看天气预报要降温,你实验室暖和吗?记得加衣服。】

苏婉儿那边,依旧静默。仿佛两人之间那短暂的、试图靠近的涟漪,已经彻底平息。

韩夜则发来了一张他和林若曦在马场的合照,照片里他穿着骑装,难得地看起来人模狗样,林若曦在他身边,笑容得体。附言:【考察项目之——野外生存能力(伪)。刘观察员,有何见解?】

刘亚豪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又将全部心神沉浸到了代码的世界里。

此刻,他的世界里,只有0和1,只有逻辑与算法,只有那堵亟待被他用新思路攻破的技术壁垒。在这里,他找到了久违的掌控感和价值感。这堵墙,似乎比横亘在他与苏婉儿、柳心玥之间那堵无形的心墙,要容易攻克得多。

至少,这堵墙,他知道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