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九两金 > 第13章 南洋变局

第13章 南洋变局(1 / 2)

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

总督府,光绪七年(1881年)7月

季风带来的暴雨已经肆虐了三天。

“总督阁下,马辰港……陷落。军火库殉爆。叛军占领了奥兰治-拿骚煤矿……驻军司令官……阵亡。”

电报纸从斯雅各布总督颤抖的手中滑落。

“兰芳?马辰陷落?!”

“兰芳那群苟延残喘的矿工,连土枪都凑不齐!他们拿什么占领马辰?!港口的几百守军呢?”

一名副官递上另两份报告:“总督阁下……是马六甲海峡的英国巡逻舰发来的……马辰港……火光据说在海上都能看到。

这一份是马辰的海军官员发出,我们的两艘炮艇’威廉’号和’索菲亚’号进入河道后……兰芳的叛军在下游一处U型河道,运用了大量炸药导致了山体塌方,并且砍伐巨木堵塞河道,目前已经返航。奥兰治-拿骚煤矿……也失联了。”

“塌方……”他喃喃自语,“殉爆……”

马辰,这座建立在巴里托河三角洲沼泽之上的城市,婆罗洲的军事核心。

荷兰殖民地的“和平”已经维持了近二十年。

他不是在可惜那个煤矿,他是在哀悼停泊在爪哇海和苏门答腊海岸的、他赖以统治这片群岛的——荷兰皇家东印度舰队。

奥兰治-拿骚是荷属东印度舰队在南洋最重要的本土燃料来源。失去了它,荷兰的蒸汽战舰在南洋就会变成一堆废铁,除非他们愿意花十倍的价格从新加坡或澳大利亚那里购买。

这是直接动摇荷兰在亚洲殖民统治的危机

“阁下!”副官嘶吼:“这不是叛乱!这不是土着人的骚乱!这是战争!”

正从亚齐前线下来的范德海金将军的脸色比总督更难看。他手下的队伍在苏门答腊被那些华人和亚齐人游击队搞得焦头烂额。

”将军的声音很是疲惫,“总督阁下,您还记得我们在德利缴获的那些枪吗?”

“什么枪?”斯雅各布心烦意乱。

“美式杠杆连珠枪。”范德海金一字一顿,“我们派人去了美国,温彻斯特公司说那不是他们的货。我们照会英国人,他们说查无实据。现在,马辰又出事了。”

将军走到巨大的东印度群岛地图前,用一根木杆,重重地敲在了两个地方。

“苏门答腊,”他敲了敲德利,“一支装备精良、战术狠辣的华人游击队,联合死灰复燃的亚齐人,成功拖住了我军的主力陆军,让我们深陷泥潭。”

“婆罗洲,”他重重地戳向马辰,“一支指挥精准、执行力恐怖的兰芳叛军,一举切断了我军的海军命脉。”

他转过身,死死盯住总督:“阁下,您还不明白吗?这不是两个孤立的事件。这是同一个敌人,在两个战场上,对荷兰王国发动的协同攻击!”

斯雅各布总督的血色瞬间褪去。“同一个……敌人?”

“兰芳公司?一群客家矿工?”

范德海金冷笑,“他们没有这个脑子,更没有这个能力!能同时在两个殖民地策划如此周密的行动,能搞到或者仿制美式连珠枪,能精确爆破河道和马辰港……这不是一个公司或者华人民间组织能办到的。”

“那……是谁?”

范德海金将军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最近几个月不断盘旋在殖民官员心中的名字:

“大清。”

“李鸿章!”斯雅各布总督失声喊道。

“没错。”

“只有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有能力仿制那些美式武器!只有清廷,才有如此庞大的财力和人力,在南洋布下如此大局!”

“他们疯了!”斯雅各布总督在室内疯狂踱步,“他们为了区区一个兰芳,就要对荷兰王国宣战吗?”

“不,他们不是为了兰芳。”将军的分析冷酷到底,“他们是为了苏门答腊,为了婆罗洲,为了整个南洋!李鸿章在利用遍布南洋的海外子民,发动一场代理人战争!他要将我们彻底赶出东印度!”

恐慌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我们没有兵了……”

斯雅各布瘫坐在椅子上,“亚齐拖住了我们,德利拖住了我们,现在婆罗洲又……我们没有足够的军队去打一场三线战争。没有了婆罗洲的煤矿,我们的舰队甚至无法封锁坤甸(兰芳首府)!”

“我们必须求援。”范德海金将军做出结论。

“向谁?柏林?巴黎?”

“不,”将军摇头,“向英国人。”

“立刻向伦敦和新加坡致信!”

斯雅各布点了点头,“告诉英国人,这不是针对荷兰的阴谋,这是针对所有欧洲人的阴谋!这是清廷扩张的开始!这是黄祸!如果荷兰倒下了,他们英国人的砂拉越、北婆罗洲、甚至新加坡,就是下一个目标!”

“请求女王陛下的政府,立刻出动皇家海军,与我们组成欧洲联合舰队,封锁婆罗洲海岸,并对清廷进行最严厉的制裁!快!”

——————————————————————

英属海峡殖民地,新加坡。

总督府,福康宁山。

消息几乎是同时抵达新加坡的,但这里的气氛与巴达维亚截然相反。

总督韦尔德爵士站在地图前。他没有看马辰,那是荷兰人的“烂摊子”。

他的手指,点在兰芳公司(西婆罗洲)的边界上。

“皮克林先生,”他头也不回地问,“兰芳的东面,是谁?”

华人护卫司司长威廉·皮克林立刻回答:“是查尔斯·布鲁克爵士的领地,砂拉越。”

“兰芳的北面呢?”

“是阿尔弗雷德·丹特先生正在申请皇家特许状的……英国北婆罗洲公司。”

韦尔德总督冷哼了一声。

“所以,荷兰人的无能,让一群武装的华人暴徒,出现在了我们两块新领地的家门口。就像一群白蚁,出现在了我的新房子旁边。”

“是的,阁下。”皮克林低声说,“更糟糕的是,根据我们的线报,这场叛乱……执行得太过精准。那些华人和土着达雅人没有像拉律战争那样互相残杀,而是精确打击了荷兰人的煤矿和港口。这背后,有专业军事部署。”

“专业军事部署?”韦尔德转过身,“荷兰人发来的电报,你看了吗?他们像一群被吓破胆的孩子,尖叫着李鸿章。”

皮克林谨慎地回答:“阁下,以我对清廷的了解,李鸿章此刻正忙于应付法国人在安南的威胁,以及国内顽固派的弹劾。他没有胆量,更没有理由,主动向两大欧洲强国宣战。荷兰人的清廷阴谋论,恐怕只是为了拖我们下水。”

“我同意。”韦尔德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荷兰人总是这样,管理混乱,反应过度。”

海军司令皱眉:“阁下,荷兰人总是大惊小怪。或许只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土着骚乱?”

“土着?土着有这种能力吗?土着能在同一时间闪击三个战略目标,并且占领一座戒备森严的港口吗,占领了港口之后又果断放弃?”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南洋地图前。

“荷兰人的死活我并不关心。我关心的是马六甲海峡。我关心的是新加坡的安全。”

“一个虚弱、无能、需要依赖我们的荷兰,是好邻居。一个独立的、得到武装和金钱支持的兰芳,是我们大英帝国在亚洲最致命的威胁。”

“别忘了,诸位,还有那个正在接受严密监视和调查的华人总会,还没有排清嫌疑。”

“这是一个我们目前还看不见的敌人。”

“一个有能力、有财力、有组织的跨国华人秘密会社。我倾向于认为,是他们一手策划和支持了两场叛乱,在南洋,有这个实力的,没有几个华人会社。

他们比李鸿章更危险,因为他们没有国家,他们不守规则,他们……无处不在。”

“还有,它会传染。”

韦尔德强硬地说道,“如果兰芳可以叛乱,那么雪兰莪的甲必丹叶亚来明天就可以收复吉隆坡!新加坡的华人后天就可以收复狮城!然后是马尼拉、西贡、甚至缅甸和印度!”

“这是对整个殖民秩序的宣战。先生们,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政府,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他转向海军司令:“我需要你立刻做三件事:”

“第一,立刻派遣飞鱼号和两艘炮舰,立即前往婆罗洲西部,封锁坤甸和马辰港。不是支援荷兰,是执行封锁。我需要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派遣一支陆战队分队,进驻柔佛新山。保护好苏丹阿布巴卡。严密监视他领土上的那些清国移民。绝不允许有异动。”

“去吧。”

随后他又转向对华事务司皮克林,

“回复巴达维亚。对他们的损失表示深切的同情,并承诺英国将严密调查此事。”

“还有,立刻,以我的名义,召见佘有进、陈金钟,以及新加坡所有华人会馆的领袖!告诉他们,这是荷兰人的麻烦,不是他们的。我需要他们立刻、公开地发表联合声明,谴责兰芳的非法暴行。我需要新加坡华社,与这场叛乱彻底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