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九两金 > 第51章 堂会(三)

第51章 堂会(三)(1 / 2)

协义堂堂主叶鸿,与至公堂龙头赵镇岳,二人自人群中分处,缓缓行出。

几十道目光,有敬畏,有探究,有幸灾乐祸,如针尖般刺在二人身上。

街外面悄悄偷看的一些胆小的商贩和苦力,见此阵仗已吓得面色发白,悄悄往后缩。

“睇嚟今日要出大事……”

“嘘……小声啲,莫惹祸上身……”

几个年轻的华工则有些压抑的躁动,低声猜测着今日的“大茶阵”会是何等光景。

叶鸿抢先一步,面带煞气,行至香案前,收敛了几分,踏前一步。

案上供奉着数十支儿臂粗的龙凤巨香,他信手拈起三炷,就着神案上那盏微微跳动的长明油灯点燃。

火苗“噗”地一旺,青烟袅袅升起。

他未如先前各会馆代表般立即插香,而是手持燃香,缓缓转过身,面向至公堂的阵列。

“赵老顶,”叶鸿声音沉雄,带着几分粤东口音,“今日乃关圣帝君庆典吉日,我叶鸿斗胆,想借呢个场合,同至公堂的各位兄弟,在武圣座前,‘品一品茶’。亦顺便,论一论呢个金山华埠的‘规矩’!”

他特意将“品茶”与“规矩”四字咬得极重,话中挑衅之意不加掩饰。

赵镇岳年过花甲,手捻颌下花白长须,苍老的脸上神色不变。

他淡淡开口,“叶堂主既有此雅兴,我至公堂上下,自然乐于奉陪。只不过,唔知叶堂主呢碗‘茶’,要点样品?呢个‘规矩’,又要点样论法?”

“哈哈哈!”

叶鸿笑了几声,“赵老顶果然快人快语,不愧执掌过至公堂多年的老前辈!”

“既然如此,咱们亦莫再学啲婆妈姿整,兜圈子,浪费口水。呢个金山华埠的利益,就如同呢香案上的祭品,总共就咁大一块。”

“有人食多咗,便自然会有人要饿肚。今日,咱们便在这条街上,当住关帝爷同众家兄弟的面,明明白白划个道儿出来。系龙系蛇,系英雄系狗熊,各凭手段,手底下见真章!输了的,自当拱手让出嘴边的嚼谷,夹住条尾做人;赢了的,便名正言顺接管呢个唐人街的话事权!”

“赵老顶,你睇我叶鸿呢杯’茶’,泡得够不够浓烈?够不够劲道?”

这番话,已是赤裸裸的最后通牒。

李文田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对叶鸿的强硬态度十分满意。

张瑞南依旧笑容和煦,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他轻轻敲击着扶手,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同乡会的队伍有些面面相觑,神色更加紧张。几个绑定中华公所的族亲会暗自点头,觉得叶鸿此举霸气十足;

而那些与至公堂有些渊源的,则忧心忡忡地看向赵镇岳,不知这位老龙头将如何应对。

外面街道上一些原本还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此刻也神色凝重起来,意识到今日之事恐怕要血溅当场。

胆小的已经开始悄悄往外围挪动。

今日这“摆茶阵”,恐怕难以善了。

赵镇岳缓缓点头,“叶堂主快意恩仇,倒也合我至公堂一贯的脾性。既然要划道儿,那便依江湖上的规矩来。”

他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陈九,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与期许。

陈九会意,深吸一口气,自人群中排众而出,稳稳立于赵镇岳身前。

他年岁不过二十出头,站在排头的一群老馆长身边,更显得身形挺拔,气宇轩昂。

“叶堂主,”陈九的声音不高,却气息很长,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的每一个角落,“今日呢场’茶阵’究竟要如何摆,还请划下道来。我代至公堂上下,接着便是!”

当看清陈九面孔后,协义堂阵中爆发出几声嗤笑。一个满脸横肉的打仔头目更是朝地上啐了口浓痰,低声骂道:“毛都未生齐,学人出头?”

“我看这个红棍怕是推出来抵命的?”

面对协义堂的嚣张气焰,陈九身后队伍里的打仔们则显得沉稳许多,他们眼神冷漠,甚至没有驳斥一句。

会长们大多对陈九感到陌生,早就听闻这个红棍的只言片语,却未曾想真是个年轻后生!

一些了解内情的会长整了整神色,那夜亲眼见过血腥场面的人,没有几个敢小觑了这个半路杀出来的陈九。

此刻,一直站在六大会馆队伍前列,默不作声的宁阳会馆馆长张瑞南,忽然慢悠悠地踱了出来。

此人年约五十,身着杭绸长衫。他脸上挂着一副悲天悯人、与世无争的表情,仿佛一个局外之人。

“诸位,诸位,”

“今日是关圣帝君的庆典,我等皆是武圣门下,当以‘忠义’二字为先,和气生财,守望相助,方是我等华人在异国他乡的立身之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剑拔弩张的双方人马,继续说道:“既然是’摆茶阵’,自然要有茶,亦要有’阵’。”

“依老朽浅见,不如各出一位深孚众望的代表,在这香案之前,以三碗清茶为注,效仿古人’煮酒论英雄’,各自陈述自家将如何带领金山华人同胞,在这鬼佬的地界上开创局面,谋求福祉。”

“三碗茶罢,由在场的各会馆、各同乡会的会长以及唐人街的父老乡亲们共同评判,谁的方略更得人心,更能为我等华人带来长远利益,便算边一方胜出,诸位意下如何呀?”

他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连早早结成盟友的三邑会馆李文田,也忍不住眉头紧锁。

他本以为今日便是真刀真枪大干一场,却不想张瑞南会突然提出这般文绉绉的“斗茶论策”的法子。

“宁阳馆主,”

李文田养气功夫不够,语气中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不耐烦与狐疑,“今日这么多家在此观礼,场面剑拔弩张,箭在弦上,难道真要学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酸腐儒生,在度吟诗作对,清谈阔论不成?未免也太儿戏!”

张瑞南却仿佛没有听出他话中的不满,只是将目光转向至公堂的龙头赵镇岳,脸上依旧挂着那副和煦的微笑:“赵老顶,您老人家德高望重,以为老朽此议如何?”

赵镇岳沉吟片刻,目光在张瑞南和叶鸿的脸上一一扫过,心中早已明了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张瑞南这是想先礼后兵,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他看了一眼陈九,见年轻人并不气虚,心下有了数。

“张老板倒是好兴致。”

赵镇岳抚须冷笑,“也好,既然是’摆茶阵’,总不好失咗呢个’茶’字。”

“便依张馆主所言,咱们先文后武,品茶论道一番,亦让金山的父老乡亲们都听一听,睇一睇!”

他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电,直刺叶鸿:“只不过,呢’茶’,恐怕是不好品的….三碗茶之后,若是依旧胜负难分,众口难调,又当如何处置?”

张瑞南终于图穷匕见:“那便以门口这条街为界,关帝庙前。双方各出人马,以一刻钟为限,哪一方最终能站稳在场上的人多,便是哪一一方胜出。至于呢其中的规矩么……”

他故意顿了顿,环视四周,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带着一丝血腥的寒意,“刀剑无眼,生死各安天命。”

“只不过,有言在先,今日之事仅限于两家堂口之间的恩怨了断,莫要伤及无辜的街坊邻里,莫要牵连其他同乡会的弟兄,更莫要搞大咗,让虎视眈眈的鬼佬巡警抓咗咱们的把柄,趁机插手我唐人街事务。”

“呢个,便是今日’摆茶阵’的规矩。”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事不关己。

仿佛他们联手推出来的幌子,这个重新踏入唐人街的协义堂纯是为自身私利盘斗了...

围观打量的眼神顿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场面上看,协义堂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又有宁阳、人和、三邑三家大会馆在背后撑腰,顶着中华公所的名义提供钱粮人马,真要动起手来,至公堂的胜算似乎不大。

不过总的,很多会长们松了一口气,要是能不直接动刀兵自然是最好的。

他们更愿意听听双方的方略,看看谁更能为华人争取利益。一些原本偏向至公堂的会长,此刻也多了点信心。

至公堂家大业大,只要肯露出点油水,分润继承自己海运生意的利益,总是有得谈的。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至公堂必定会陷入两难之际,陈九却直接应了。

“好!就依馆主所言!三碗清茶论道,一刻钟见血!我今日便在此接下呢场’茶阵’!叶堂主,请!”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一往无前的豪情,竟让原本有些骚动不安的人群瞬间冷静了下来,那在场间压抑着的小声议论立刻就停了。

——————————————————

几个关帝庙的仆役抬出一应事物。

两张红木椅子相对摆放,中间几上各置一套朴素的紫砂茶具,茶壶中盛着刚沏好的武夷岩茶。茶是寻常岩茶,水是庙后古井清泉。

茶水倒入杯中,热气氤氲,盘旋而上。

协义堂一方,堂主叶鸿亲自出阵。

他大马金刀地在左侧落座,目光扫过对面看不出什么表情的陈九,以及他身后那一众面色冷峻、眼神锐利的人手。

这个半年前踩到金山地界的后生仔平静地坐下,神态从容,仿佛是一场寻常不过的茶会。

“陈九兄弟,”

叶鸿率先开口,声音洪亮,“你我两家,今日在关帝爷见证下’摆茶阵’,依我看,呢头一碗茶,当论’人和’。”

“我叶鸿为在场诸位争取,说动宁阳、三邑、人和三家会馆达成一致。若能参与主理唐人街未来事务,未来三年之内,我们将联手疏通白人市议会的关系,为唐人街所有登记在册的华人商铺,减免至少一成市政杂税;”

“同时,确保每年招揽的契约劳工,优先供应畀支持合作的商号各行,并且,新客的‘人头抽费’,可再降低半成!”

“此为公!为人心!”

此言一出,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在围观的各小堂口头领和商人代表中,激起了千层浪花。

减免杂税!优先获得廉价劳工!降低人头抽费!每一条,都砸在了众人的心坎上。

不少原本保持中立,甚至略微偏向于至公堂的人,此刻眼神中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几分犹豫与动摇。

叶鸿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端起面前的茶碗,轻轻呷了一口,继续说道:“呢第二碗茶,当论’地利’。”

“金山地界,华人商铺、洗衣房、餐馆、杂货店,星罗棋布。然则,群龙无首,各自为政,时常为争地盘、客源而内耗不已,徒惹洋人耻笑。今后必将联合诸位,重整唐人街各行各业的经营规矩。”

“譬如餐馆、杂货店,可划分区域,明码标价,严禁私下压价、恶意抢客。再如鱼栏、菜档、米铺等民生行业,可由我等出面,组织统一采办行会,集中与白人农场主、渔船主议价。”

“凭借我哋华人的整体购买力,定能拿到更低廉的进货价格,再公平分配。”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也随之沉稳了几分:“至于如何面对此地的洋人,我叶鸿以为,‘以和为贵’、’借力打力’仍是上策。”

“白人势大,枪炮犀利,我等华人初嚟报到,根基未稳,若是一味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当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后每年凑足一笔’公议规费’,用以打点市政厅官员、警局差佬,换取他们对唐人街内部事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平日里,亦当约束手下兄弟,莫轻易招惹是非。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先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徐图发展,方能为我金山数万华人同胞,谋求一个长远安稳的未来。”

叶鸿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台下众人听得连连点头,不少人眼中露出了认同与期盼的神色。

会长们的心彻底活络起来。这些条件对他们治下的乡亲而言,无疑是实在诚恳的诱惑。

一些原本就与几家会馆亲密合作的会长,此刻更是眉开眼笑。

几位宁阳、人和、三邑等大会馆的管事,脸上更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香案的另一侧,陈九始终沉默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待叶鸿洋洋洒洒地说完,呷了口茶,得意洋洋地等待着众人的喝彩时,陈九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如同深潭一般,凝视着对方。

“叶堂主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亦不失为一种审时度势的生存之道。”

“减税让利、招工分片、厘定行规、以和为贵,听起来,桩桩件件,似乎都系为咗我金山数万同胞的福祉着想。”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也随之变得凌厉起来,“但我陈九却想斗胆请教叶堂主一句,呢般看似美好的’好日子’,究竟系建立在边个的血泪之上?”

“是那些被会馆层层盘剥,被逼无奈签下十年、二十年死契,远渡重洋来到这金山做牛做马的劳工兄弟?还是那些在洋人的白眼同欺凌面前,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忍气吞声才能勉强活落去的寻常百姓?”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香案之前,同样提起那柄古朴的紫砂壶,先是为自己面前空着的茶碗斟满了茶,然后又走到叶鸿的几案前,为他也续上了一杯滚烫的茶汤。

白色的水汽氤氲,模糊了二人之间紧绷的空气。

“叶堂主方才大谈’人和’,讲的是你协义堂同三大会馆之间的’人和’,讲的是如何在唐人街呢块小小的地盘上合纵连横,巩固势力的‘人和’。”

“却唯独不记得,那些被你们视作可以随意买卖的’猪仔’,那些被你们当作榨取利益的工具的同胞手足,他们的人和,又是在边度?”

“叶堂主又大谈地利,讲的是如何在唐人街呢几条逼仄的街道上划分地盘,垄断生意。”

“却唔想着如何将盘子做得更大,让所有漂泊异乡的华人,都能堂堂正正咁食上一口饱饭,而不是只能靠你们这些大人物的残羹冷炙苟延残喘。”

“至于叶堂主所言’如何面对鬼佬’……”

陈九端起自己面前那碗热气腾腾的茶,声音也随之拔高了几分,如同平地惊雷,“叶堂主可知,就在数日之前,我的人,带着一班在萨城被白人监工当牛做马、饱受你们协义堂欺凌的兄弟,买下了足足两万英亩的土地!现如今,正在没日没夜的开垦!”

此言一出,整个关帝庙前院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被陈九这石破天惊的言语震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两万英亩!懂得鬼佬计数的,稍一盘算就明白这是何等广阔的一片土地?

在场的许多人,穷尽一生,恐怕也难以想象其万一!

便是那些自诩家大业大、在唐人街呼风唤雨的会馆宿老们,此刻也惊得合不拢嘴,手中的茶碗险些掉落在地。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哗然,但细听之下,更多的是难以置信的惊呼和压抑的倒抽冷气声。

“两万英亩?怕不是讲大话呃我哋?”

一个在码头扛包的苦力低声对同伴说,眼神里满是怀疑。

“萨克拉门托河谷?那不是白人的地界?他怎么弄来的?”

另一个洗衣妇小声嘀咕,脸上带着几分不信和惊恐。

一些饱受欺凌的华工,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光亮,但旋即又黯淡下去,低头交头接耳:“就算有地,我哋呢啲烂命,去开荒唔系送死?”

“你看那边,会馆的老爷都未曾听过,怕是哄人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