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莲花楼之红绸故人归 > 第二百六十四:白头偕老,多子多福

第二百六十四:白头偕老,多子多福(2 / 2)

“她啊……”

老伯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岁月的砂砾感,“她走得太早了。这一辈子,福薄了些,没能等到儿女长大成人、承欢膝下的那一天,也没能……等到我亲手为她刻出第一支像样的簪子。”

他说着,微微垂下头,手中那未完成的木簪被攥紧了些,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沉默了片刻,他才像是突然回过神,带着几分歉意摇了摇头,努力想让语气轻松些:“嗐,瞧我,年纪大了就爱絮叨,平白跟二位客人说这些陈年旧事作甚。莫要见怪,莫要见怪。”

老伯抬起手,在空中虚虚地指了指摊子:“二位快看看,有没有瞧得上眼的,若是有,老汉我送给二位。”

李莲花与李寻渡蹲在摊前,将老伯那极力掩饰却依旧流露的遗憾与悲伤看得分明。

李寻渡心头微软,正欲开口,却感觉李莲花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

只见李莲花目光温和地落在老伯脸上,声音比平日里更加舒缓柔软:“老伯,您这份心意,历经数十年不变,何其珍贵。阿婆若在天有灵,知晓您至今仍念念不忘当年之约,心中定然只有欢喜与宽慰,绝不会有一丝遗憾。”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世间,最难得的并非承诺是否如期实现,而是那份放在心上的重量,始终未曾减轻分毫。您做到了后者,这比任何铺面、任何簪子,都更值得珍惜。”

老伯听着这话,握着刻刀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那双浑浊无焦的眼中,似乎有什么情绪在缓缓涌动。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嘴角却扯出一个带着泪意的、真正的笑容。

李寻渡在一旁静静听着,看着李莲花侧脸上那认真的神情,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

她转回头,目光在摊子上那些精心雕刻的簪子上扫过,随即伸手,将几支看起来最新、雕工也最细致的簪子轻轻拿起。

“老伯,”她的声音清越,“这些簪子,我都很喜欢。尤其是这支缠枝莲的,这支祥云纹的,还有这支简单的素玉簪……”

她一连点了几支,几乎将摊子上品相最好的都挑了出来,然后从袖中取出了一块分量不轻的金锭,不由分说地塞到了老伯手中,足够买下他这整个摊子还有余。

“这些我都要了,既然您开口说送我们,那我便只给您这一锭银子了。”

老伯被塞进手中一块元宝,顿时一愣,连忙摆手,要还给李寻渡:“这、这如何使得,这银子太多了,方才说了送与二位的……”

“使得。”

李寻渡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坚定,“您的手艺值得,您的心意更值得。我们既然喜欢,买下便是正理。您若不收钱,我们反倒不好意思拿了。”

李莲花也在一旁含笑附和:“是啊老伯,您就成全我们这点‘爱美之心’吧。”

老伯推辞不过,握着那沉甸甸的金锭,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只是连连道:“多谢,多谢二位……你们真是心善,定会白头偕老,多子多福……”

李寻渡和李莲花闻言皆是一愣,显然都没料到老伯会如此自然地送上这般关于白头偕老、多子多福的祝福,这分明是误会了他们二人的关系。

李寻渡心头一紧,下意识便想开口澄清,不愿让李莲花因这误会而感到丝毫为难或尴尬。她唇瓣微启,一个“不”字尚未出口,却感觉袖口被轻轻拉扯了一下。

她讶然抬头,正对上李莲花看向她的目光。他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似乎在说“暂且如此,无妨”。

虽不明白他为何阻止,但出于长久以来的信任与默契,李寻渡还是将已到唇边的话咽了回去,只顺着李莲花的意思,与老伯温和地道了别,并未多作解释。

待两人并肩走出了一段距离,周遭人声稍减,李莲花才放缓脚步,侧身看向李寻渡,语气带着几分歉然。

“阿渡,方才…抱歉。”

他声音温和,清晰地解释道,“我看那老伯沉浸于追忆与遗憾之中,情绪低落,他误以为我们……是夫妻,送上那般祝福时,神情是发自内心的欣慰与高兴。若当场说破,怕会扫了他的兴,更勾起的他的伤心事。故而……才阻止了你解释,平白让你受此误会。”

李寻渡想开口说“没关系,我明白的”,甚至想半开玩笑地说“能被误会与花花你是一对,也不算吃亏”。

可话到嘴边,却怕这般轻松的语调,反而会泄露自己心底深藏已久、不敢宣之于口的隐秘情愫,让他察觉端倪。

最终,她只是略显僵硬地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前方的青石路面上,声音刻意放得平稳淡然:“无妨,小事而已。你的考量是对的。”

她顿了顿,仿佛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毫不在意,甚至还补充了一句,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洒脱:“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何况那位老伯……确实需要一点慰藉。”

然而,她那瞬间的迟疑和过于刻意的平静,又如何能全然逃过李莲花的眼睛。

他看着她微微绷紧的侧脸线条,心中那点异样的感觉再次浮现,却觉得是不是还是冒犯了她。

但见她不愿多言,李莲花也便压下心底的不适,体贴地不再追问,顺着她的话温声道:“阿渡理解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