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61章 第61集:吐故纳新

第61章 第61集:吐故纳新(1 / 2)

第61集:吐故纳新

初秋的晨雾还未散尽,河畔的芦苇荡里便传来一阵细碎的咳嗽声。轩辕踏着沾露的青草走过去时,正看见三个半大的孩童蹲在水边,捂着鼻子直皱眉,其中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咳得最凶,小脸憋得通红,额前的碎发都被冷汗浸湿了。

“是阿竹他们。”身后跟着的弟子常伯低声道,“这几日部落里的孩子总说鼻子堵得慌,夜里躺不下,巫祝烧了三次艾草,也不见好。”

轩辕蹲下身,轻轻拨开阿竹捂着鼻子的手。小姑娘的鼻孔里结着干痂,呼吸时发出“嘶嘶”的杂音,像被堵住的风箱。他又摸了摸孩子的额头,不烫,再看她指甲,泛着淡淡的青紫色。“不是邪祟,是气不顺。”他转头对常伯说,“你看这雾,浓得化不开,孩子们整日在屋里闷着,吸进去的气浊,吐出来的气也滞,久了自然堵得慌。”

常伯挠挠头:“可咱们部落的屋子都是朝南的,敞亮着呢。”

“敞亮也抵不过这秋雾。”轩辕望向河对岸,那里的山林被雾气裹着,像浸在水里的墨团,“你闻这空气里,是不是带着股潮腥气?草木落叶在底下沤着,浊气往上冒,孩子们肺叶嫩,受不住这个。”

正说着,阿竹又咳起来,这次咳得急,身子一歪差点栽进水里。轩辕伸手扶住她,忽然想起离开崆峒山时,广成子站在洞口说的那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当时他只当是说天地如皮囊,能容能生,此刻看着孩子们憋闷的样子,忽然明白了——人这口气,也该像皮囊鼓荡,吐故纳新才能顺。

“都跟我来。”轩辕牵着阿竹,让常伯把河边玩耍的十几个孩子都叫过来。孩子们听说这位能治百病的先生要教东西,叽叽喳喳围过来,有的还在揉鼻子,有的不住清嗓子。

轩辕让他们站成一排,自己站在最前面,面对着潺潺流淌的河水。晨雾渐渐散了些,阳光透过芦苇的缝隙洒下来,在水面上跳成细碎的金斑。“你们看这河水,”他声音放得柔和,“是不是每天都在流?旧的水走了,新的水来了,河才不会臭,对不对?”

孩子们齐声应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咱们的肺,就像这河。”轩辕指着自己的胸口,“里面得有新鲜气进来,污浊气出去,不然就会堵,就会咳。”他深吸一口气,故意吸得又慢又匀,鼻翼微微张动,“你们看,用鼻子吸气,像闻花香一样,慢慢吸,让气一直到肚子里。”

孩子们学着他的样子吸气,有的太急,呛得直咳嗽,引得其他人笑起来。轩辕也笑了,摆摆手:“不急,再试一次。想象有一滴露水,从鼻子慢慢滑进去,滑过喉咙,一直到心里,暖暖的。”

这次孩子们学得认真了,阿竹踮着脚,小鼻子一翕一合,虽然还是有些急,但没再呛着。轩辕点点头,又做了个呼气的动作,嘴唇拢成小圆圈,缓缓地把气吐出来:“呼气的时候,要像吹蒲公英的绒毛,慢慢吹,把心里的浊气都吹到河水里,让河水把它们带走。”

他边说边示范,呼气时特意对着水面,带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孩子们觉得新奇,跟着他一起呼气,有的用力太猛,吹得口水都出来了,自己不好意思地捂住嘴。轩辕没责怪,只是笑着说:“要轻,要慢,就像怕把水里的小鱼吹醒一样。”

就这样教了约莫半个时辰,孩子们渐渐找到了感觉,呼吸变得匀净起来。轩辕让他们停下,问:“现在觉得鼻子里舒服些了吗?”

阿竹第一个举手,小脸上的红晕退了些:“先生,好像不那么堵了。”另一个男孩也说:“喉咙里不痒痒了。”

常伯在一旁看得惊奇,他自己也跟着学了几下,果然觉得胸口敞亮了不少。“先生,这法子真管用?”

“气顺了,自然就舒服了。”轩辕蹲下来,帮阿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草木要接地气才能活,人要接清气才能壮。以后每天早上都来河边,像这样吸气呼气,坚持下去,就不会再堵再咳了。”

他怕孩子们记不住,又编了几句简单的口诀:“鼻吸露,口吹雾,浊气去,清气住。”教孩子们念了几遍,直到他们都能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