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29章 第29集:广成子遗训

第29章 第29集:广成子遗训(2 / 2)

他越说越激动,站起身来,望着部落里星星点点的灯火。那些灯火下,是熟睡的族人,是等着明天汤药的病患,是盼着春耕的农人。他仿佛能看到,百年之后,这些族人的后代,捧着他们写的书,学着如何调理身体,如何应对疾病,再也不用被巫医的虚妄之言所骗。

“可这会很难吧?”岐伯也站了起来,语气里有期待,也有顾虑,“咱们说的‘阴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才能让后人明白?还有经络,有的人按这里有感觉,有的人没有,该怎么写才准确?”

“难,才要做啊。”轩辕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岐伯,“广成子先生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咱们今日理不清的,就慢慢理;说不明白的,就用病例去证。哪怕用十年、二十年,也要把这本书写出来。”

就在这时,一阵倦意袭来,轩辕打了个哈欠。他连日操劳,此刻心神激荡后,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他回到草庐,和衣躺在铺着干草的榻上,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他又回到了崆峒山。山顶的风依旧清冽,广成子还是坐在那块青石上,背对着他。轩辕走上前,想开口说话,却见广成子缓缓转过身来。老者的面容似乎清晰了些,眼角的皱纹里像藏着日月星辰。

“你想通了?”广成子的声音像山涧的清泉,“要把医道汇成典册?”

轩辕跪拜在地:“弟子想让万民知医理,远疾苦,只是不知从何着手。”

广成子笑了,指了指天上的星:“你看那北斗,斗转星移,自有定数。医道也一样,阴阳为纲,五行为目,经络为路,情志为气,纲举则目张,路通则气顺。你只需循着这个脉络去整理,自然能成。”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只是切记,医道不止于治病,更在于治人;不止于治人,更在于治世。你若能将书中的道理,用到部落的治理上——让族人顺时劳作,不违阴阳;让部落和睦相处,不生戾气——那才是‘天人合一’的真意。”

“治世?”轩辕愣住了。

“是啊,”广成子的身影渐渐变得模糊,像要融进云雾里,“人身如小天地,部落如大人身。人身阴阳失衡则病,部落阴阳失衡则乱。你既懂调人身阴阳,为何不能调部落阴阳?这本书,不光是医书,也该是治世的书啊……”

声音越来越远,轩辕想再问,却猛地醒了过来。窗外天已微亮,晨曦透过草缝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摸了摸额头,全是冷汗,可心里却亮堂得很。

广成子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这本书,不光是医书,也该是治世的书……”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远处渐渐苏醒的部落。猎人们已经准备出发,妇人抱着陶罐去河边打水,岐伯的草庐前,已经升起了新的炊烟。

是啊,人身要阴阳平衡,部落又何尝不是?部落之间的争斗,不就像人身的“戾气”?族人过度劳作,不就像“阳气耗损”?若是能把调理身体的道理,用到调理部落上,让大家各司其职,和睦相处,顺应天时,那部落不就像一个健康的人,能生生不息吗?

“原来如此……”轩辕深吸一口气,胸中的郁结一扫而空。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整理医理,着书立说,不仅是为了治病救人,更是为了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留下一套安身立命、治理天下的根本。

他转身走向岐伯的草庐,脚步轻快而坚定。阳光越来越亮,照在他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欲知轩辕如何召集众人开始整理医理,这套即将诞生的典册又会遇到哪些难题,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