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五行之惑,实践解疑
晨露刚吻过药圃里的紫苏叶,轩辕正蹲在畦边翻看新采的柴胡。叶片边缘带着晨霜的微凉,脉络在阳光下看得分明,像极了人体里那些看不见却息息相关的筋脉。他指尖划过叶片,忽然听见药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妇人压抑的啜泣,搅碎了这片刻的宁静。
“轩辕先生!求求您,救救我当家的吧!” 门帘被猛地掀开,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妇人踉跄着扑进来,发髻散乱,眼角还挂着泪痕。她身后跟着两个后生,正费力地搀扶着一个面色蜡黄的男子。那男子约莫四十上下,颧骨微微凸起,嘴唇泛着淡淡的青紫色,被扶到竹榻上时,忍不住闷哼了一声,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轩辕连忙起身,示意妇人稍安勿躁,自己则快步走到榻边。他先看了看男子的舌苔,舌质偏红,苔却薄得几乎看不见,再伸手搭住他的腕脉——脉象弦而细数,像根绷紧的丝线,轻轻一碰就想弹开。
“他这病,多久了?” 轩辕的声音沉稳,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妇人抹了把泪,哽咽道:“快三个月了。起初只是吃饭没胃口,一碗粥要分好几次才吃得完。后来越发厉害,有时候吃下去还会往上返,胃里像揣了块冰,胀得难受。” 她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焦灼,“最愁人的是他这脾气,以前多温和的人,现在一点小事就炸毛。前儿个只因孩子打翻了碗,他竟把桌子都掀了,过后自己又悔得直捶胸口……”
旁边一个后生插话:“先生,我们找过西边的李大夫。李大夫说这是肝火旺克了脾,开了疏肝的药,还有健脾的山药粥,可吃了快一个月,半点起色都没有。反而这几天,他夜里总喊腰疼,翻身都费劲。”
轩辕眉头微蹙。按“木克土”的道理,肝属木,脾属土,肝火旺确实会克制脾的运化,导致食少腹胀,易怒也是肝旺的明证。李大夫的思路本没错,为何疗效不佳?他又仔细打量那男子,见他眼下有淡淡的乌青,手指不自觉地按着后腰,呼吸也比常人浅促些。
“你夜里起夜勤吗?” 轩辕忽然问。
男子虚弱地点点头,声音沙哑:“后半夜总醒,一趟趟往茅房跑,腿也沉得像灌了铅。”
这话让轩辕心里一动。他让男子侧身躺下,在他后腰肾俞穴的位置轻轻按了按,男子顿时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这里疼了多久?” “也就这十来天,起初以为是干活累着了……”
轩辕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山峦。晨雾正慢慢散去,露出层层叠叠的松柏,像极了人体五脏相生相克的脉络。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北地,那个畏寒的老者也是肾火不足,导致全身虚寒。此刻这男子的症状,会不会也和肾有关?
“水生木,” 轩辕喃喃自语,指尖在窗台上轻轻叩着,“肾属水,肝属木。若是肾水不足,没法滋养肝木,肝木得不到濡润,反而会像久旱的草木,生出虚火来。这时候只想着疏肝,就像只砍枝叶不浇根,火怎么能真正退下去?”
他转身回到榻边,又仔细询问男子的过往:“你年轻时候是不是常做水下的活计?或是冬天里受过冻?”
男子愣了愣,随即点头:“先生怎么知道?我二十多岁时在河边撑船,有回船翻了,在冰水里泡了大半天才被救上来,打那以后,冬天总觉得后腰发凉。”
“这就对了。” 轩辕释然道,“你这病根不在肝,也不在脾,而在肾。肾水早就亏了,只是年轻时气血旺,没显出来。如今常年劳累,肾水越发不足,肝木失了滋养,才会急躁易怒;而肝木一旺,又反过来欺负脾土,让你吃不下饭。看似是木克土,实则是水不涵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