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48章 五行失衡,病机初探

第48章 五行失衡,病机初探(1 / 2)

第48章:五行失衡,病机初探

清晨的微光透过医庐的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轩辕站在案前,指尖轻轻拂过摊开的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连日来的医案。追风趴在他脚边,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案上的陶罐里,草药的清香袅袅升起,与室外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先生,今日这少年的脉象,倒是有些特别。”弟子雷公端着刚煮好的药碗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困惑。他将药碗放在案上,热气氤氲中,能看到碗里褐色的药汁微微晃动。

轩辕抬起头,目光从竹简上移开,落在雷公身上:“哦?说来听听。”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这些年,雷公一直跟在他身边,从最初连草药名字都记不全的少年,长成了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医者,只是遇到疑难之处,仍习惯向他请教。

雷公回忆着方才的情形,眉头微蹙:“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来时面红目赤,说话急冲冲的,一进门就嚷嚷着头痛。我为他把脉,脉跳得又快又急,像是要挣脱开来似的。他还说夜里总睡不着,心里躁得慌,一点小事就想发脾气。”

轩辕听着,手指在案上轻轻点着,若有所思:“你觉得这是什么症结?”

雷公迟疑道:“看他面红、脉数,倒像是热病,可给他用了清热的草药,效果却不明显。”他有些懊恼地挠了挠头,“弟子实在想不明白,还请先生指点。”

轩辕笑了笑,起身道:“走,带我去看看这少年。”他知道,很多时候,亲自诊视才能找到关键。理论终究要结合实践,这是他从岐伯那里学来的,也是这些年周游四方最深的体会。

两人来到隔壁的诊室,少年正坐在榻上,双手攥着衣角,时不时烦躁地抓抓头发。看到轩辕进来,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神里闪过一丝戒备,大概是被病痛折磨得没了耐心。

“少年人,莫急。”轩辕走到榻边,语气平和,“让我看看你的脉。”

少年不情不愿地伸出手,手腕纤细,皮肤因为燥热而有些发红。轩辕将手指轻轻搭在他的腕脉上,闭上眼睛,细细感受着脉象的跳动。那脉象果然如雷公所说,急促而有力,像是奔腾的野马,毫无章法。他又看了看少年的舌头,舌尖红得格外明显,舌苔却很薄。

“你近来是不是常觉得口干?”轩辕问道,眼睛依然看着少年的神色。

少年愣了一下,点头道:“是,总觉得嘴里干得发苦,喝多少水都没用。”

“夜里除了睡不着,是不是还容易出汗?”

“嗯!”少年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不光出汗,心里还像揣着一团火,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第二天头更痛了。”

轩辕松开手,站起身,在诊室里踱了几步。追风不知何时跟了进来,此刻正用脑袋蹭着他的裤腿,像是在安慰他一般。他停下脚步,对雷公说:“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五行吗?”

雷公眼睛一亮:“先生是说……五行失衡?”

“正是。”轩辕转过身,目光落在少年身上,“这少年的情况,便是‘肝木火旺’之证。”

“肝木火旺?”雷公重复着这四个字,努力在脑海中梳理着相关的知识,“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所以肝火旺了,心火也会跟着旺?”

“没错。”轩辕赞许地点点头,“肝主疏泄,喜条达,若情志不畅,或外感邪热,都可能导致肝木失于疏泄,郁而化火。这少年脉急、易怒、头痛,正是肝火旺的表现。而肝木火旺,又会引动心火,所以他才会心烦、失眠、舌尖红。这便是五行中‘母病及子’的道理,肝木为母,心火为子,母火盛,子火亦旺。”

雷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只看到了表面的热证,却没分清是哪个脏腑的问题,更没想到肝和心之间还有这样的关联。难怪只用清热的药效果不好,因为没有疏肝,肝火不除,心火难平啊。”

少年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插话:“先生,你们说的什么木啊火啊的,我听不懂。我这病,到底能不能治啊?”

轩辕走到他身边,温和地说:“能治。你这病,是因为心里的火气太盛,我们给你开些能让火气降下去的药,再调理调理,就会好的。”他知道,对患者来说,通俗易懂的解释比深奥的医理更能让他们安心。

少年将信将疑地点点头:“那……那你们快开药吧。”

轩辕转身对雷公说:“取柴胡、黄芩各三钱,栀子二钱,加上茯苓、甘草,水煎服。柴胡能疏肝解郁,黄芩、栀子可以清热泻火,茯苓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记住,要让他早晚各服一次,服药期间,不可吃辛辣之物,也别再动怒。”

雷公连忙记下,转身去药房抓药。诊室里只剩下轩辕和少年,还有趴在地上打盹的追风。

少年看着轩辕,小声问道:“先生,我这病,是不是跟我前些天跟人打架有关?”

轩辕有些意外,随即笑道:“哦?说来听听。”

“前几天,我跟隔壁部落的人争猎物,被他们欺负了,心里一直憋着气,从那以后,就开始头痛、睡不着了。”少年说着,脸上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他们人多,我打不过他们,只能忍着,越想越气!”

轩辕了然:“这就对了。你心里的气没处发泄,积在心里,就化成了肝火。所以啊,治病不光要靠药,还要靠自己放宽心。那点小事,不值得你这么生气,伤了自己的身体,多不划算。”

少年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像是在琢磨轩辕的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眼神里的烦躁少了些:“先生说得对,我不该那么小气。”

轩辕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就对了。回去好好吃药,好好休息,别再想那些烦心事,过几天就好了。”

少年点点头,起身道谢后,跟着取药回来的雷公离开了。

医庐里又恢复了宁静。轩辕走到案前,拿起笔,在竹简上记录下这个病例:“少年,十五岁,因情志不舒,肝木郁而化火,母病及子,引动心火。症见头痛、面红目赤、易怒、心烦失眠、口干苦、舌尖红、脉弦数。治以疏肝解郁、清热泻火,方用柴胡、黄芩、栀子、茯苓、甘草。”

写完,他放下笔,看着窗外。阳光已经升高,照在院子里的药圃上,那些刚种下的草药嫩芽,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充满了生机。

“先生,您看这个病例,是不是也跟五行失衡有关?”雷公拿着另一卷竹简走进来,上面记着一个老者的病情。